• 21阅读
  • 0回复

咖啡农的喜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3
第6版()
专栏:坦桑尼亚通讯

咖啡农的喜悦
本报记者 马世琨 鲍世绍
阿鲁沙、乞力马扎罗和坦噶三省,地处坦桑的东北隅。在全国二十余个省份中,这三省均以物产丰饶、经济文化发达名列前茅。自然奇观的赤道雪山,举世闻名的野生动物园,众多的历史遗迹以及宜人的气候,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国游客。不久前,记者曾在这三省作了一次走马观花的采访,目睹坦桑政府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在这里也较快地显出成效。
9月,一年一度长达四、五个月的旱季接近尾声。广袤的原野上,草木枯黄,荒寂寥落。但车近阿鲁沙,景色大变:芒果树浆果累累,香蕉林硕叶摇风,那无边无际的咖啡园,绿透山川平畴,给人以沙漠绿洲之感。
咖啡是坦桑的头号出口商品,近几年的换汇额均占全国出口收入的半数以上。阿鲁沙和乞力马扎罗两省是全国主要咖啡产地。
我们访问时正值咖啡成熟季节。被修剪成一人多高的咖啡树,干挺叶茂。大如酸枣、色若朱丹的咖啡果缀满枝条,酷似玛瑙与翡翠相嵌。阿鲁沙省的农业官员皮萨伸出两个手指道:“今年咖啡可望增产两成!全国产量预计达六万吨,将是十多年来第二个丰收年。”
皮萨陪我们参观一个名叫恩亚尼的合作社。这两省90%以上的咖啡来自个体农户。合作社不管生产,只负责向社员收购鲜咖啡果,加工、晒干后向政府出售,同时也为社员代购和分发生产资料。过去,这些工作都由咖啡局担任。咖啡局上自局长下至收购员均由官方任命指定,工作效率低、浪费大。咖啡果因得不到及时收购而霉烂的事情屡见不鲜,结果咖啡农吃亏,该局也负债累累。去年政府下令解散咖啡局,恢复合作社。对政府这一大刀阔斧调整机构的措施,群众无不表示满意。基层合作社的领导由社员推选,一年改选一次,他们本人又是咖啡种植者,自然能代表咖啡农的利益。
更使咖啡农喜悦的是咖啡收购价的大幅度提高。每公斤干咖啡的收购价,1976年为二先令(一元人民币约折合坦桑六先令),1983年十二先令,1984年二十先令,今年是二十八先令。除去通货膨胀等因素,其增长率也相当可观。“前些年因收购价太低,不少农民准备砍掉咖啡树而改种别的作物”,合作社的销售经理望着生机盎然的咖啡树,抚今思昔,“现在不同了,咖啡树变成了摇钱树。”
皮萨从旁补充:“如今咖啡农比城市工人和一般政府官员有钱得多。”
在乞力马扎罗首府莫希近郊访问一家农户时,上述说法得到了印证。这是个七口之家,夫妇两人,再加上三子二女,唯大儿子在外地工作。全家种着约两英亩(一英亩等于六市亩)咖啡园和三英亩玉米地。住宅建于园中,绿树繁花掩映,颇具田园风光。咖啡与香蕉和豆类套种,充分利用空间和地力。有一小溪在园中蜿蜓流淌,据说是用传统方法引来的乞力马扎罗山的雪水。主人吉戴里说,正常年景,全家可收入十万先令(一个普通产业工人月工资为一千二百先令),在当地是中上等收入的家庭。问到节余情况,吉戴里诙谐地一指:“都在那里”。那是一幢水泥结构的平房,共九间,墙已垒好,正待加盖和整修内部。“建这房子需要十一万先令,花掉了我家近年的积蓄。”
热情的主人用自制的咖啡招待。成套的塑料圈椅,讲究的咖啡具和亮闪闪的不锈钢勺,显示着这个家庭的殷实。我们感谢主人的盛情,看到吉戴里纯朴的脸上挂着心满意足的微笑,不禁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