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新加坡克服高工资的消极影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3
第6版()
专栏:

新加坡克服高工资的消极影响
詹得雄
新加坡近二十年来经济发展较快,国民经济每年增长10%左右。可是,去年第四季度它的增长率已降到5.5%。到了今年第二季度,经济不但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1.2%。这种情况引起了新加坡朝野的普遍关注。
新加坡的经济出现了什么问题?
从外部因素说,这主要是西方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新加坡地域窄小,资源贫乏,主要依靠出口。在西方经济不振、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新加坡的外贸受到很大的打击。
从内部因素来说,高工资带来的高成本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李光耀总理在今年8月8日发表的国庆讲话中指出:“经济增长率出现负数的一个关键性原因,是高昂的营业成本,包括高工资,这削弱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新加坡在1979年以前工资还不算高。它正是凭借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廉价的劳动力,大量引进外资,努力增加出口,才使经济起飞的。1979年以后,政府为了使经济更快发展,企图打破“装配业—低工资—低生产增长率”的现状,制定了“制造业—高工资—高生产增长率”的发展战略,迫使企业家放弃生产率低的装配行业。从此,工资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虽然生产率也因此有所提高,但工资增长幅度更大,出现了工资增长率高于生产增长率的势头。据政府统计,从1979年到1984年,总的劳工成本增加了10.1%,而同期的生产率只提高了4.6%。
除工资外,新加坡还实行“中央福利年金基金”计划,要求企业和工人每月储蓄工资额的25%。这个比例对很多企业来说是个较大的负担。
企业的各项开支,最终都会打入成本。成本高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弱了。日本《世界周报》文章指出,现在新加坡的工资在亚洲仅低于日本,它的商品价格的竞争力已比亚洲其它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差。
另外,劳工成本的提高,也使外国投资者望而却步。高工资使新加坡在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方面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今年1至6月,外国企业的投资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就减少了29%。
新加坡政府已痛切地认识到高工资和高成本带来的消极影响。李光耀总理说:“我们的经济完全依赖国际经济,我们必须迅速恢复我们的竞争力”;“如果新加坡工人工资、收费和税务等没有随市场的衰退而下降,那就肯定会象血管硬化了的老人一样,变得更加硬化。”
为此,新加坡已宣布冻结公职人员的工资,私营企业今年也停止提薪谈判。公职人员的起点工资从今年11月1日起已经调低。根据新工资政策,今后将不制定全国统一增薪比例,而由企业根据经营情况同工会谈判制定。由于经济状况不佳,有的企业开始裁员,首当其冲的是外籍雇员,本地工人也面临解雇威胁。
新加坡目前的经济状况,已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注意,以便从中汲取教训。人们普遍认为,工资以及其他消费基金一定要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长,两者之间应有一个合理的比例。稳步上升比大起大落要好,这有利于人民生活的长期改善和政局的稳定。即使在经济发展比较顺利的时候,也不能忘记这个客观规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