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义务兵的好父亲”杜荣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4
第4版()
专栏:

“义务兵的好父亲”杜荣亮
夜幕笼罩着河北大地。石家庄陆军学校第二招待所三○三号房间亮着灯,窗户上映着一位老人和一位青年亲切交谈的身影。
那位青年是该校教练营摩步连的战士杜进忠。老人则是他的父亲杜荣亮。
杜进忠于1983年入伍,是连队有名的“小能人”。他入伍第二年就当了班长,先后六次受到营连嘉奖。今年他入了党,当上了连里副业班的“总经理”。他带着全班的同志因陋就简,修旧利废,办起了豆腐房、豆芽房,培植出了平蘑、猴头、灵芝,为连队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可是,最近,小杜却提出要复员。这是为什么呢?
 事情原来是这样。去年,小杜因公出差,领导让他顺路回家看看。当他跨进家门,心一下凉了半截:村里幢幢新瓦房林立,自己家却还住着低矮简陋的土坯房;半年前,大哥病故,大嫂改嫁,留下了不满十岁的小侄;年近花甲的母亲在一个月前胯骨被严重摔伤,躺在床上不能动。只有妹妹和年迈的父亲辛勤地耕种着八亩责任田。
见此情景(小杜的父亲怕儿子分心,家中发生的这一切,只字未向儿子提过),小杜伤心得泪流满面。他想请假在家多住些日子,帮家里多干些活,父亲却一再催促他按时归队。临行前,小杜的父亲再三叮嘱:不要为家里的困难分心。
今年,小杜服役期满了,他向连里说了家里的情况和复员的想法,并把复员想法写信告诉了家里。
小杜的父亲接到儿子的信,千里迢迢从河南唐河县老家来到了军校。
此刻,夜阑人静,月光如水。三○三号房间的灯还亮着,老人在耐心地劝导着儿子。
“这些年咱乡下的日子好过多了。想想十年动乱那年月,爹还带你讨过饭呢!国不宁,家难富呀!咱可不能只想小家忘了国家呀!”
“爹,你别说了,我一定安心当好兵。”小杜面带愧色,眼里闪动着泪花。
小杜父亲“不图小家富裕,劝儿安心卫国”的事迹,在军校传为佳话。学校训练部政治处赠给小杜父亲一张奖状,上写“赠给义务兵的好父亲——杜荣亮同志”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邓一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