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党性在他身上闪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4
第5版()
专栏:

党性在他身上闪光
海南岛乐东县粮食局长王国安,人们称赞他办事讲党性,干事业不怕风险,好事做实,但在荣誉、名利面前,却很谦让。这里介绍他的二三事。
力排众议——堵死倒卖汽车邪路
去年,海南岛上刮起了“倒卖汽车风”。王国安和局里一名干部出差到海口市,目睹这种交易不符合党的财经制度。有的人为了拉生意,两三个人吃喝一餐就花掉三四百元,太不象话。他回到局里,就召开党支部扩大会,对做汽车生意作了几条规定,限制很严。有些同志听完哄了起来。有人说:“王局长的建议,说到底就是不要做汽车生意了。”有的指责他思想不解放,跟不上开放、搞活经济的新形势。为了说服大家,老王谈了“海口之行”的一些见闻,又举出局里一个干部在搞等外木材生意中,滥用资金,假公济私,差点走上经济犯罪的事例,要大家引以为戒。他说:“不做倒卖汽车生意,我们就没别的路走吗?我们自然条件很好,只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就能富起来。”经老王这么一说,大家的思路豁然开朗。这样,“倒卖汽车风”在粮食部门就没有刮起来。这一年内,王国安带领干部、职工在完成国家粮油统购统销任务的同时,充分利用乐东县玉米、稻谷多的优势,办起了合成饲料加工厂、汽水厂等。仅合成饲料加工厂投产一年,就盈利八万六千元,当年还清了这个厂的全套设备费用。所产合成饲料除满足县里需要外,还畅销全岛各地。去年,这个县粮食系统的种养业、加工业、服务业,共创纯利润二十七万元。
拒受“红包”——办事情处处讲党性
王国安当了二十五年粮食局长,从不徇私情。他坚持按党的政策办事。有一次,尖峰岭林业局来了一个因公致残的工人。王国安拆开这位工人递交的申请农转非的信一看,信内装着三十张十元的人民币。他断然说道:“我是党的干部,为人民服务是自己的职责。农转非要按政策办,条件具备,组织会批准的,用不着这一套。”说完,他热情地留这位工人吃饭。这位工人见老王热情帮忙,临走时又偷偷把钱留下。王国安发现后,赶到车站把钱退回给这位工人,并严肃地批评了他。不久,老王派人下去调查,按规定批准了这位工人的家属子女农转非。去年3月,他又批准给佛罗区一位患有肝癌的居民解决一家六口人的粮食供应问题。这位居民临终时嘱咐儿子说:“我死后,你们一定到县城找到老王伯父,感谢他秉公办事,为民解难。”
近几年来,粮食部门建房办厂的基建工程多,一些外包工常常企图通过送“红包”等手段拉拢王局长批工程。可是,来人次次都遭到老王的批评、拒绝。他同有关干部约法三章:凡是行贿的建筑队一律不批;订合同要造价合理、质量好、按时完工,有专人验收工程。由于老王带好了头,加上措施得力,本部门干部就抵制了基建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全县粮食部门是全自治州基建工程造价低、质量好、按时完工的单位。
多做实事——坚持几十年如一日
王国安说:“当领导的要为人民群众多做好事,而做好事要做到实处。”他1950年参加工作,1952年入党,是粮食加工技术员,1959年当副局长,1961年当局长。他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工作,多次被评为区、州、县粮油系统的先进工作者,是省的劳动模范,参加过全国财贸“群英会”。在改革之年,他坚信和执行党的政策,变“管理型”为“经营型”,使粮食部门从过去经营的粮、油、豆“老三味”,变为现在的种植、养殖、加工、供销等“多味”的新型企业。五年来,他们办起了合成饲料加工厂、汽水厂、波纹面厂、餐厅、招待所、养猪场、养鸡场等二十三个服务经营点,共四十六个服务项目,既帮助山区、沿海的农民发展商品生产,又为国家创造财富,增加粮食部门的经济收入。几年来,全县粮食系统共安排了三百一十六人就业,其中本部门的家属二百九十二人;培养了粮食加工、财务、电子、厨师等技术、业务人员三十五人;聘请教师讲学,使一百七十名职工达到了初中文化水平。
王国安关心职工疾苦。去年7月间,干部陈德芳的大嫂被狂犬咬死,两个侄子被咬伤,王国安从琼海县拍来加急电报,要陈德芳帮找治狂犬病的注射药。老陈下乡不在,王国安又挂电话多方联系,最后找到了海南药库,立即派专车将药送到琼海。家乡人得知这一情况后,都称赞王国安说:“真是个好领导啊!” 南方日报通讯员 陈运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