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一个艰苦创业的女青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4
第5版()
专栏:新风集

一个艰苦创业的女青年
邵秀清,是一个刚满二十岁的女青年。1981年,正当她考中专、重点高中时,父亲突然病倒了,她含泪离开了学校。
面对困窘的家境和家乡的穷山恶水,邵秀清彷徨过,怨过自己命苦。父亲看到她终日愁眉苦脸,便对她说:“孩子,人穷志不能穷啊!再说你正赶上一个政通人和、人人都有用武之地的好时代。”那年秋天,她承包了邵家村十五亩荒芜的梨园。当时的梨园杂草丛生,几百棵梨树很少收成。邵秀清想,不少乡亲认命受穷,无所作为,自己是个有文化的青年,应该干出个样子给大家看看。她默默地在梨园插篱笆、补梨苗、剪病枝、挖护园沟。冬种季节,她带着小妹妹一锄一锄地把十五亩梨园翻了一遍,套种了小麦;数九寒冬,她顶着凛冽的北风刨开冻土,给三百多棵梨树施上基肥。她还刻苦钻研园艺知识,熟练地掌握了剪枝、施肥、防病灭虫等技术。邵秀清的辛勤汗水使凋零破败的梨园焕发了青春。第二年,她收下鲜果五千多斤。加上梨园套种的小麦、大豆、西瓜等作物的收入,十五亩梨园一年获纯利一千四百多元。邵家陆续添置了制面机、手扶拖拉机,由一个负债累累的贫困户开始迈上了富裕路。
三年过去了,正当梨园进入收获的黄金季节时,邵秀清却毅然把它转让给本村三户苦于找不到致富门路的困难户承包,自己上山当起了猪倌。邵秀清白白扔掉“摇钱树”,父亲有点想不通,说:“把梨园让给别人,我们怎么办?”她充满信心地回答:“致富的路很多,我年青,有文化,可以闯出一条路。”
1985年春天,邵秀清投资在荒坡上兴建了一个养猪场,养猪二十几头。白天,她每天下山挑十几担水喂猪;夜晚,她忍着蚊叮虫咬钻研养猪技术。经过艰苦奋斗,上半年她已上交了六头肥猪,现在还有八头肥猪要出栏。和那些养猪大户相比,邵秀清的养猪场是不起眼的,她的收入也不算多。但是她那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却是值得提倡的。
1984年,她的名字和事迹就载入了我县群英谱。
江西乐平县委宣传部 郑吉 凌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