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老山战士的信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5
第4版()
专栏:

老山战士的信念
本报记者 罗自苏
海拔一千四百余米的老山,在盘龙江畔突兀而起。这里,曾被倾泻过百万发炮弹,覆盖过十万颗地雷。
在指挥员的引导下,我们小心翼翼地攀过弹痕累累的山道,来到我军炮兵某阵地。在绿色弹药箱围起的狭小空间里我见到战士吴建平。二十一岁的建平,入伍前是山东农村的个体运输户,他驾驶自己的“解放”牌卡车,每月能挣一千多元。然而他却参了军。“当兵是我从小就有的理想。人一辈子总不能就为钱而生活啊!”掩体里摇曳的烛光映照着他红润的脸。
连长讲了吴建平的一个故事。今年6月的一天,建平正在挖筑工事。突然“轰”的一响,在距他约一百米处,一个战士误入雷区被炸断双腿倒在血泊中,每分钟的耽误都可能使伤员丧生,而进入雷区去救助的每一步,也都可能血肉横飞。吴建平毅然飞奔过去,把伤员背到了卫生队。战友得救了。有人问吴建平:“当时你想到些什么?”建平说:“当时只想到救战友,其他还能想到些什么呢?”
某部八连战士周喜民是位新四军老战士的儿子,父子两代人都为抵御外敌打过仗。上阵地前,喜民因病住院。战斗前夕,他偷偷跑回连队。在连队誓师大会上,周喜民第一个跳上台突然向大伙伸出血淋淋的双臂。原来他悄悄用刀子在左右二臂上分别刻写了“精忠报国”、“奋勇杀敌”八个字。喜民的父亲也把自己当年的立功奖状复印下来寄给他,鼓励他在前方立功。喜民的哨位距离越军仅几十米远,经常受到越军特工偷袭。喜民坚守在前沿,在无数次的激战中,他机智勇敢,荣立了战功。
无数个周喜民这样的战士为了能上最前沿的哨位,向部队送交了一份份的血书。然而,前沿阵地又是怎样的呢?前沿战士说:“仗好打,苦难熬。枪一响往前冲,伤得痛快,死得壮烈,最难熬的是蹲猫耳洞。”
我去过某部指挥所。那是一个巨大、阴暗、湿濡的溶洞,无论雨季旱季,洞中滴水不绝,一进去就会感到沉闷压抑,一天下来手心就发满水疮。猫耳洞里则更苦了。猫耳洞高不过一米,宽不盈两尺,人不能站立其间,不能躺下休息,只能抱枪蹲坐,一蹲就是三个月。云南山林中蚊蚋成群,一咬一个包,皮破后流脓水。更兼亚热带的雨季,天气闷热得使人透不过气来。有时,战士们蹲在齐腰深的泥水中腿都烂了。越军炮火封锁道路时,几天几夜没吃没喝也是常事……艰苦的生活,艰巨的任务,生死的考验,军人们在想些什么呢?
雨蒙蒙、雾蒙蒙,踏着雷区中约三十厘米宽的小道,我登上老山主峰。在这里我采访到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坚守老山主峰的某部五连一排战士在代理排长潘世却的带领下,坚守某阵地一百多个昼夜,荣立了集体一等功;战斗中,三班战士赵佑清身负七处重伤,一块弹片穿透他的腹部,肠子外溢,流血不止。赵佑清左手堵住肠子,右手握枪战斗三小时,直到战斗胜利结束……然而,我却在越军炮口下的这段坑道里,从战士们办起的诗刊、墙报中找到了答案。有一首题为《我走了》的新诗,其中有一段是:
我走了,
象一发出膛的炮弹,
飞完了全部射程。
给容纳过我的空间留下点什么?
恐怕只是轰的一声巨响。
我落到哪里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有过声音、速度和光亮。
这就是我们的战士的思考,这就是他们对人生价值的回答!
“在火线上想到些什么?”记者不止一次提出这样的问题。战士们几乎都这样说:没有入党的希望入党。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呢?战士们说:因为共产党员才能分配到最艰巨最危险的任务。在矢志报国的军人中间,共产党员的形象熠熠生辉!
某部工兵排长小曹,这个二十一岁的共产党员,在老山前线共执行了十次排雷任务。在第十次执行任务中,他带领战士排雷一百五十三颗。排雷时他总是走在战士前头,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士。就在第十次排雷任务完成后,他带着两个战士探测一条新路时发现了越军设置的诡计地雷。他命令战士退下,自己去排除,结果炸断了右脚,左腿二十几处受了伤。小曹荣立了二等功。
某部原炊事班长、共产党员张永清今年三十二岁了,是个三级厨师。他曾立过三次三等功,但他认为不在火线上立的功不算真正的战功,坚持要求上前线。他说:在火线上一则可以考核自己的军事技术,二则可以检查自己象不象真正的共产党员。
5月30日,张永清送饭上阵地,正值越军两个排的兵力向他所在的高地扑来。战斗中班长、排长相继重伤倒下了。张永清在电话里向营长曹汉要求留在高地上代替排长指挥战斗。曹营长说:“你那儿是敌人想会餐的地方呵!”张永清断然表示:“请营长放心,有我张永清在,就不让敌人拿走一块石头!”张永清留在高地上,带领战士们坚守一百零五天,打退了越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在火线荣立一等功。了解张永清的战友知道,他家中有老父老母、生病的妻子和五岁的孩子。但临危受命的张永清置个人生死而不顾,他平静地说:“想到牺牲了的战友,心里就不是滋味。跟烈士们相比就没有个人的烦恼了!”
在老山前线的边防军中,突击队员的70%是共产党员;立功人员的50%是共产党员;受伤人员中的90%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在战斗中冲锋在前,吃苦在前,牺牲在前的模范事迹释放出耀眼的光芒和巨大的能量,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老山不老,绿叶青葱。它为我们军人的奉献作证,它为我们军人的信念作证。它使我想起了马克思所说的:“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