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为了孩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5
第7版()
专栏:国际随笔

为了孩子……
徐平
贝鲁特某医院二楼,一间病房的窗户被推开了。一个黎巴嫩女孩探出身来,用双手紧捂耳朵,借以减轻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她那忧郁的目光,最后匆匆扫过远处熊熊的火舌和滚滚的浓烟,绝望地纵身往外一跃……这已是她三天以来第二次试图结束自己幼小的生命了。前天,她自杀未遂,被人救起,送进医院,只不过刚刚恢复知觉不久啊!
“为啥要打仗?战争什么时候才结束?从我降生那天起,听到的是枪炮声、爆炸声,看见的不是黑色就是红色。我不想活啦……”当她再次被救起,边抽泣边讲述时,围在她身边的医生和护士无不洒下同情的热泪。
这是不久之前发生在黎巴嫩首都的一出小悲剧。悲剧的小主人公叫拉娜达·依雅德·欧玛尔,是个年仅十岁的黎巴嫩女孩。
十岁,正当金色的童年。该是天真活泼,伶俐可爱,无忧无虑而又充满彩虹般绚丽幻想的年月。然而,小欧玛尔为何竟然厌世,走上轻生的歧路呢?!
没完没了的战乱,年复一年的烽烟,扭曲了黎巴嫩儿童纯真的心灵,摧毁了他们正常的生活。要说他们还有游戏的话,那也不过是“两军对垒”、炮弹爆炸、卧倒、疏散和隐蔽……他们谈的不是起火、死人就是断电、缺水。连他们接受的“知识”也与战争密切相关!小小的年纪,就能从呼啸的响声辨别出这是哪种大炮发射的炮弹,弹着点的远近。多少黎巴嫩儿童,已经失去了童真,失去亲人的抚爱和教育,以至一位贝鲁特幼儿园的教师伤心地叹息:“要是战乱再继续下去,我们的未来是非常悲惨的!”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位女教师的担心并非杞人之忧。
自从1975年黎巴嫩战乱爆发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战火给这个三百多万人口的小国带来何等深重的灾难!据估计,仅今年8月,落在贝鲁特市和郊区的火箭和炮弹,价值高达数亿美元;毁坏了二千五百家居民住宅和一千一百三十八座建筑物,加上其他财产的损失,当在二十至二十五亿里拉以上。但是物质的损失毕竟还能够补偿,而战乱在黎巴嫩人心理上造成的创伤,特别是留给儿童心灵上的创伤有多深,即便是对统计数学有重大贡献的高斯再世也无能为力啊!
据报最近美国科罗拉多州一对夫妇丢失爱女后,家庭笼罩着阴影,连亲友也不得安宁。为了寻找这个女孩,联邦调查局出动了猎犬队、直升飞机;女孩就读的学校的打字组,花了两天时间打印出三千六百份寻人启示;四百名亲友、邻居在一千英里范围内帮助寻找。这对夫妇更是亲自散发了印有女儿照片的寻人启示十万张,还在汽车保险杠上贴了悬赏标签一万张。可见一般情况下,“人皆有父母,父母皆爱子”之语不谬。当然,美国也有许多孩子流落街头,远非人人幸福。不过上述这个美国女孩的境遇比起战火中的千千万万个黎巴嫩孩子,两者的命运岂非有天壤之别?
以色列的入侵,外国势力的插手,国内各教派的争斗,使黎巴嫩战乱频仍,贝鲁特“明珠”惨裂,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种状况,理应快快结束。请听黎巴嫩人民的呼声:“为了孩子,放下武器,结束战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