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粮食混食可提高营养价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9
第5版()
专栏:

粮食混食可提高营养价值
章钰
人体需要的各种氨基酸在不同粮食中的含量不同。因此,几种不同粮食或与其它食物混合食用,可在氨基酸方面互补所短。
例如大豆含赖氨酸较多,在谷类粮食中补充适量的大豆,可大大弥补谷类赖氨酸的不足。据实验,一百份玉米补充十六份大豆,可使赖氨酸得分从四十九提高到七十以上;一百份大米补充四份大豆,使赖氨酸得分提高到八十。除了大豆以外,豌豆、蚕豆、豇豆等也是良好的蛋白质互补原料。
混合磨粉食用,不仅可改善感官品质,更可改善其营养价值。高粱米中赖氨酸与苏氨酸不足,生理价为五十六,但所含脂肪和铁较高。玉米蛋白质含量在谷类粮食中是不低的,而且黄玉米中还含有比较丰富的胡萝卜素,但缺乏色氨酸与赖氨酸。我国北方食用玉米粉时,常混入15—20%的大豆粉,或以玉米50%、高粱30%、大豆20%混食,可大大提高玉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小米是一种较好的食物,脂肪与铁的含量均高于大米,硫胺素与核黄素也很丰富,且含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也是与玉米、高粱、小麦、稻米混食的好原料。
我国南方以大米为主食,其蛋白质的消化率与吸收率较高,相对来讲,其生理价也高,但其蛋白质含量稍有不足,如添加20%左右的麦类、薯类、玉米、高粱等,就可提高主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粮食的混食互补,是改善蛋白质营养价值行之有效的办法,但只有同时进食才能发挥其生理效用。因为各种粮食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是有区别的,只有同时进食,人体才能根据自身生理需要,同时从各种粮食食物中吸收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不同时进食,先吸收的氨基酸不能在血液中停留以等待后吸收的氨基酸,不能起到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的作用。因此,一段时间专吃某一种粮食,另一段时间再专吃另一种粮食的食用方法,是达不到蛋白质的互补作用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