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浅谈人工智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19
第5版()
专栏:科学知识

浅谈人工智能
是兆雄
虫鸣大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兽息林间,大自然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动物世界。
自古以来,人类早就发现,蜜蜂会酿蜜,燕子能做巢,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无论酿蜜还是做巢,蜜蜂、燕子对于这种有利于自身生存的行动,不学就会,天生如此。生物学家把这种动物所特有的不学就会的能力称为本能。与动物一样,人也具有本能,例如初生的婴儿会哭、会吮奶,这都是本能的表现。
与本能相对照,就是智能。对于智能,不仅人类有,有些动物也有,只是后者较低下而已。例如,猩猩用树枝够取挂在高处的香蕉,警犬抓获隐藏的罪犯。至于人就更不用说了,从早期的刀耕火种,到今天的遨游太空,这一切无不体现人类智能的伟大作用。它使人类摆脱了愚昧、落后,一步步走向光明、进步。不言而喻,记忆、思考、观察、想象、学习、推理、类比、判断、发明和创造等都属于人类智能的范畴。因此,智能通常泛指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人类的智能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定形式,长期以来,人们就梦想着把这种智能赋予机器,让它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然而这个美好的愿望直到1946年出现电子计算机之后才变成现实。
那么,究竟什么是人工智能呢?
人工智能是一门正处在蓬勃发展中的科学,由于所涉及的一些理论问题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要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一般地说,人工智能属于计算机科学的分支之一,是专门研究用机器来承担通常需要人的智能才能完成的活动、探索和模拟人的感觉及思维过程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地说,由人给计算机编制程序,让它执行需要人的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务,因此,人工智能又称为机器智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人工智能是灵巧的计算机软件。
人工智能这门学科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56年,那时在美国曾举行了一次暑期讲习会,参加会议的有马萨诸塞理工学院马文·明斯基教授、约翰·麦卡锡教授(现在斯坦福大学任教)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艾伦·纽厄尔教授、赫伯特·西蒙教授等人,他们在会上介绍了数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和哲学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进展情况,探索讨论了机器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产生了一个朴素的想法:设法使电子计算机具有人的智能。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思想便逐步形成一门科学——人工智能。
此后,在美国相继开展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奕棋、定理证明、文字翻译和智能机械手之类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1962年,这一工作得到了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大力支持,他们的兴趣在于,使人工智能应用于自动装置以确保宇航员完成对月球表面的探测,以及在核反应堆等危险和污染的环境中执行特殊任务的机器人,由此推动了对于人工智能的系统研究。至1965年,在美国已经先后建立了四个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它们是卡内基—梅隆大学、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斯坦福研究所。
从七十年代开始,人工智能研究在美国开展得热火朝天,逐步呈现人工智能企业化的趋势,一些公司推出的产品已经进入了国际市场。人工智能风靡全球,日本和西欧的一些国家纷纷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国际上成立了“人工智能联合会”,出版了刊物《人工智能》。1982年,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召开人工智能发展会议,盛况空前,与会者济济一堂,人数多达一千五百人。
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理论课题有学习过程、搜索和推理、知识表达以及识别系统、归结反演系统、基于规则的演绎系统、规划生成系统等项,应用范围已经扩展到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医学卫生、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国防军事、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等许多领域。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人工智能虽然已经用于翻译文字、证明定理、奕棋比赛、图象识别、机器人、理解自然语言以及专家系统诸多方面,但是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的水平还较低级,功能也很不完善。在某些方面,一台大型计算机的智力还不如一个三岁的孩童,因此开发第五代计算机——进行知识处理的人工智能机,模拟人的大脑的功能,获得越来越高的智能水平,是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中最有希望的学科之一。人们之所以对人工智能颇感兴趣,是由于它有着许多潜在的可应用性,对于这一工作的探索和开拓,方兴未艾。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应用范围的日趋扩大,人工智能必将大有其用武之地,人类在创造智能机器的过程中将变得更加聪明,人类的智能将向着更复杂、更高级的方向迈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