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8阅读
  • 0回复

报纸批评是一种促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21
第1版()
专栏:

报纸批评是一种促进
本报评论员
前年,先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后有多家报纸对黑龙江双城堡车站野蛮装卸,摔坏洗衣机的事件进行批评。这件事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指示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双城堡车站的同志们认真吸取教训,树立起尊客爱货的好作风。今年6月,几家报纸批评北京东郊车站摔坏大批电冰箱的事件,引起铁道部、北京市领导同志的重视,多次到东郊车站检查工作,铁道部要求全路引以为戒,转变作风。
在报纸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改进工作、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能够起到很积极的作用。认识到这一点的同志越来越多。深圳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袁庚,支持《蛇口通讯》刊登指名道姓批评他的稿子,使蛇口工业区的民主空气为之一新。河北衡水市市长高庆英致函《衡水日报》,建议在报上开辟对本市工作的“批评建议”栏。报纸登出这个建议的当天,就有人批评市政府不重视农贸市场管理。市政府立即采取措施,三天后即见成效。山西吕梁地委书记邢德勇,主动拜访给报社写“内参”的同志,这位同志批评地委关于改善知识分子待遇的《十项规定》是“大锅饭”,地委书记认真听取意见,适当修改了《十项规定》。
现在,党风和社会风气都有好转的方面,但是问题还多,党内和社会上还存在一些腐败现象。报纸在充分报道好人好事以鼓励先进、交流经验的同时,必须坚持开展批评。有些人搞不正之风,干坏事,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登报。有人甚至说:“宁愿被判两年徒刑,也别给我登报。”怕登报,归根到底是怕舆论,怕群众,怕党纪国法。因为一登报,天下周知,谁想包也包不住了,有人想保就困难了。报纸批评的作用和威力,其他方式的批评是不能完全代替的。
对报纸批评,中央是肯定的,大多数同志是欢迎的,但有少数同志认为是抹黑,是整人,是揭疮疤。他们对报纸批评很反感,一见批评就讨厌。批评完全属实,他们可以在鸡蛋里挑骨头。如果批评有失实处,甚至只是在枝节问题上有出入,更是抓住不放,给批评者穿“小鞋”的事也发生过。这种态度是错误的。报纸批评,不是抹黑,是擦黑;不是整人,是帮人;疮疤要揭,是为了排除毒物,恢复健康。有的上级领导,不是督促下级正确对待批评,而是为他们辩解、开脱。这不是对下级真正的爱护。
在报纸上开展批评,是十分严肃的事情。为了取得好的效果,办报的同志要善于使用报纸批评这个武器。批评的力量在于真实,事实一定要搞准确。见报以前要多做调查核实工作,包括找被批评者核实。批评是为了治病救人,不是一棍子把人打死。因此,立论与言辞要满腔热情,与人为善。在报纸上进行批评,还要注意报道有关领导机关对被揭露的问题的处理,报道被批评者改正错误的情况,总之,要注重批评的效果,使报纸批评更有积极意义。几年来,本报为在报纸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了一些工作,还存在某些缺点,也发生过失误。我们愿意发扬成绩,纠正缺点错误,同兄弟报纸一起,为把报纸的批评搞得更好,为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作进一步的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