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加强精神建设是中国目前重要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22
第4版()
专栏:

加强精神建设是中国目前重要课题
蒋剑秋
最近五年,我回中国大陆旅游了三次。三次返乡,三种不同的感受。
物质建设大有进步。第一次返乡,是在离开家园三十多年之后。在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之下,祖居已摇摇欲坠。乡间不见一只猫和狗,田间也少见鸡和鸭。到处都显得十分沉静,令人窒息。
为了拾回一些儿时的记忆,我决定1982年回乡去过中国新年。这次返乡,距上次只有三年,国内的物质建设,真可谓突飞猛进。祖居变成了现代化公寓大厦,有自来水,有煤气,有冲水厕所、浴室。三峡两岸的山坡,正在开发为农田。铁路沿线,不见一块荒地。池塘里游着鸭与鹅;鸡鸣狗叫,平添一片生气。栋栋农舍如雨后春笋,在路旁建起。田间满是红男绿女,在辛勤耕作。
大小城镇,旧屋在拆除中,新厦林立。人们的衣着有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经济的开放,个体户都非常勤劳。“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美德又恢复了。城镇里个体户商店,到处都是,各行业都有。人们的收入增加了,购买力也加强了,物质需求大幅度提高了。以结婚为例,几年前,要求的只是自行车、收录音机、缝衣机而已,现在则是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外加摩托车了。
服务态度有待加强。为了方便,每次回国旅游,都是通过中旅社安排行程和旅舍。还记得首次回国时,从广州乘火车北上武汉,中旅人员告诉我:“请放心,火车一到站,就会有人在等着接你。”果真如此,我好感动。随后的两次返回之行,情况已大不如前,接船或接车的中旅人员,不准时了,尤其是乱收服务费,叫人心里不舒服。
餐厅的服务较前企业化,服务小姐也笑脸迎人。正在庆幸之余,有一次,餐厅说没有我们所点的菜,却自作主张炒了一样别的菜,价钱又贵,一定要我们付钱。我们不肯付,他们却逼着那位服务小姐来哀求。这简直是近乎敲诈。
虽然国内在大力推行“文明用语”(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但一般公家机构的服务态度仍然僵硬,不够友善。为了侄辈的护照,我跑过市公安局,也去过省公安厅。公安局把责任推到公安厅,公安厅又把责任推到公安局,谁也不负责。我在很多地方看见“为人民服务”的匾额,内心感慨良深。
精神建设才是关键。经济建设这条路,北京政府是走对了。十亿人口能吃饱穿暖已经不容易。今天,电气化家庭已相当普遍。旅游盛行,幼有所养,老有所终,这是经济建设的有形成果。经济建设的无形成果,是人心的振奋与士气的提高。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经济建设,自然有利有弊。有人讽刺国内,人人“向钱看”,也不是空穴来风。其实,找钱并不是坏事,但要用正常、公道的方法去找,不能不择手段。所以,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预防经济犯罪的产生。预防经济犯罪,关键便在精神建设。做买卖的人应讲信用,货真价实,老少无欺。一般老百姓,应勤俭持家,不能奢侈浪费。要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一旦奢侈成风,再要省吃俭用,谈何容易。如何加强道德教育,正是目前应该注意的课题。中国经济建设的前景是乐观的,如果它在经济建设的同一时期内,也去建设人民的心理和精神的话。
道德力量,是经济建设的基础;基础越稳固,经济建设才会越成功。
(原载12月6日美国纽约《中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