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下苦功加速从弱向强的转化——从田径游泳的进步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23
第3版()
专栏:岁末回顾

下苦功加速从弱向强的转化
——从田径游泳的进步说起
本报体育组
1985年即将过去。人们在祝贺我国体育战线一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之时,自然要问:我国的体育弱项,特别是最能反映一个国家体育水平的田径、游泳的情况怎么样呢?
可以高兴地告诉大家,1985年是我国田径、游泳运动水平历年来提高最快的一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田径进入世界前五十名的项目比去年多一倍,游泳共有十二人次九项进入世界前五十名的行列,而去年仅有一人。这表明我国体育健儿不甘落后,正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追赶,传出了令人欣慰的信息。
衡量一个国家体育运动水平的标准,一是看有无高水平的尖子运动员,二是看其后备力量。如以这个公认的尺度来衡量,我国的弱项特别是田径和游泳,还是令人焦急的。
目前我国除跳高、竞走两个项目有世界高水平的运动员外,绝大多数弱项还都没有发现突出的尖子运动员。再说后备力量也不尽如人意。以今年第一届青运会为例,参加游泳比赛的共有三百零三人,达到运动健将标准的只占14%。
造成后备力量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群众基础差。我国是十亿人口的大国,可从事业余游泳训练的运动员只有一万五千人,能进行系统训练的运动员不到一千人。而美国从事游泳训练的人共计二百万至三百万人,日本有三十万人。第二,人才来源少。参加业余训练的中小学生比较少,再加上体育设备简陋,现有的场地利用率不高,并且还有的被侵占。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时有下降。第三,衔接不好。多年来,我国运动员从少年、青年到成年,不是一环扣一环,结果年龄和运动成绩难以同步上升,增大了年轻选手的运动成绩同成年运动员之间的差距,一旦老队员退役,就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另外,田径运动员一般在二十岁左右成绩突飞猛进,之后会出现停滞现象;倘能继续坚持系统训练,一般还会出现第二次飞跃。可惜我们有许多优秀运动员成绩刚刚出现停滞就退出体坛,难以实现很重要的第二次飞跃。
人们经过多年观察和讨论,对影响弱项转化的原因,认识已趋向统一。可喜的是,在这一年里,认识到的问题开始在实践中加以解决。如有关部门最近制定出了业余和系统训练大纲;田径将成立跑、跳、投单项训练学校,游泳也将成立训练中心和建立训练基地,同时在训练体制上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改变我国体育弱项的面貌,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促进。
强与弱都是相对而言的。我们的体育弱项中不无强的因素和潜力。关键是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些有利于由弱向强转化的积极因素,选好突破口。对于弱项,我们并不悲观,事物的转化是必然的,只要我们肯下功夫,方法对头,团结奋斗,我们的弱项在新的一年必然会有更大的突破和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