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他们的论文写在太行山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25
第3版()
专栏:

他们的论文写在太行山上
新华社记者 江山 景如月
巍巍太行在召唤
故事要从1979年说起。那一年,河北省科委委托河北农大在易县阳谷庄公社搞试区,探索综合治理太行山区的有效途径。要不要接受这项任务,在农大引起了争论。当时学校里正在酝酿评定教学职称,有的教师担心,上山会影响他们写申请职称的论文。还有的教师认为,到山区搞治理是技术推广,和高等院校的水平不相称。
这年秋季,王健教授、杨文衡教授等河北农大的领导和教师来到阳谷庄进行社会和经济调查。他们看到,这里许多农家缺吃少穿,九个村子村村有人外出讨饭,全公社人均收入多年在五十元左右徘徊。一天早晨,园艺系副主任张润身讲师到一个生产队修剪核桃树。没想到,队长说什么也不让动剪子。愚昧和落后,使这位村干部拒绝接受任何农业新技术。直到张润身提出“包树”修剪时,队长才勉强答应让他修剪路边的一棵孤树。
农大校党委听取了他们的汇报,认识逐渐统一到这样的基点上:探索太行山区的综合治理经验,可以加速这块有八百万人口的老根据地的发展,改善京、津以至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作为全省唯一的农业大学,河北农大有责任承担这项科研任务。
第二年春天,山里人想象不到的“奇迹”出现了:那棵往年树势衰落的核桃树,结的核桃比果园里的哪一棵都多。当暑假农大各系系主任和党总支书记来到阳谷庄参观时,这位队长给他们讲述了张润身剪树的故事,并感激地说:“这回俺服了。今年农大老师可要多来呀,帮俺们明年夺个大丰收!”
山区人民对科学技术的渴望和先行者成功的榜样,震撼着每一个参观者的心,各个系都动起来了。几年来,河北农大先后有十一个专业的七十七位教授和讲师,自告奋勇奔赴太行山!
国家科委认为,阳谷庄试区步骤上先治穷后治山、方法上优先推广适用技术的路子,对加快治理贫困山区有普遍意义,决定从1981年到1985年开展太行山区开发研究,选择核桃、大枣、鸡、兔等十个项目作为研究课题,在二十四个县设立五十九个试验基点。并将这项研究委托河北省科委组织实施,由河北农大具体承担。于是,在太行山上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科技大会战。
心血浇灌科技花
山高坡陡、气候干旱……,在这样的条件下搞科研,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但是,河北农大的教师们知难而上,在太行山上洒下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太行山区土薄水少,栽上的树苗难以成活,是绿化太行山的一大障碍。为了探索抗旱造林的途径,园艺系讲师赵锡如在阳谷庄试区小祥沟的山头上,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攻关。
数九寒天,赵锡如和当地农民一道,挥动铁锹、大镐,在四千多亩满是沙石的荒山上,开挖了几十万个鱼鳞坑和条条水平沟,手上的血泡一层摞一层。倾盆大雨,别人往屋里跑,他却往山上跑,他要亲自测量鱼鳞坑、水平沟地表泾流的情况。烈日炎炎,人们都想找个荫凉避避阳光,他却认为这是观察苗木生长所需土壤最低含水量的好时机,趴在发烫的山石上观察,任凭汗水湿透了衣衫。可是谁也不知道,赵锡如患有严重胆囊炎,他是忍受着长期的病痛折磨,坚持搞试验,直到摸索出了抗旱造林的规律的。
河北农大这些上太行山的教师,多是中老年。许多同志从1979年上山至今,已是第七个年头了。长年在山区工作,需要克服的困难又何止自然界的风雨和自己身上的疾病呢?
学校假期,本是教师休息的时节,可是对于被农民称为“西瓜财神”的园艺系讲师王如英来说,却是最忙的时候。他除了要按时完成学校编写教材等任务外,多年瘫痪在床的岳父需要他服侍,正在上学的孩子盼着他辅导,排队登门求教的农民等着他接待。百忙当中,他还要上山搞科研,努力为山区人民招财进宝。在完县等地,为观测各种塑料大棚的性能和西瓜在大棚里的生长情况,他有时在山上几天几夜不睡觉。他的心血终于使早熟西瓜在太行山区安了家,七年来给农民增加收入数千万元,而他由于忙得经常吃“快餐”,体重下降了二十多斤。
名利于我如浮云
河北农大的教师们对开发太行山的事业是那样的热爱,而对功名利禄却是看得那样淡薄。年逾古稀的杨文衡教授,是我国知名的果树专家。有人劝他尽快将毕生的科研成果著书立说,流芳百世。可他心里却惦记着太行人民,毅然担起了太行山区开发研究课题总主持人的重任。他不顾年迈体弱和山高路远,亲自爬到柿子、核桃树上进行现场修剪示范;他热情帮助中青年教师,从研究课题的确立到制订实施计划,从论文的选题到行文写作,都给予具体帮助,但从没有在他们的论文或科研成果申报表上署上自己的名字。
去年6月,河北省太行山区开发研究课题获得省科委颁发的科技进步奖和特别奖,得到奖金一万元。如何分配这笔奖金呢?有的同志提议农大教师可以多分点,杨文衡却建议适当减少农大教师奖金的分配比例,特别是他不能比别人多,以便把钱用来更多奖励那些基层的科技人员。
正是这种视名利如浮云、把知识献太行的无私精神,激励着河北农大老师们在太行山上坚持始终,纵然遭受种种不公正的待遇也毫无反顾。几年来,他们上山不仅没有特殊的生活补贴,甚至连干部出差补助也是按最低档付给。在太行山办培训班讲课,没有任何报酬。上太行山写的学术论文,不能作为评职称的依据。给技术人员上课,不算做老师的教学课时。所有这些,都没有阻挡得住他们上山的脚步。
太行山区这块贫穷落后的干渴土地,一旦得到科学技术的甘露滋润,便奉献出无穷无尽的财富。种类繁多的干鲜果品和家禽家畜产品开始源源从昔日贫穷的太行山区运往城乡市场。祖祖辈辈吃粗粮、啃咸菜的太行山人,开始吃上了大米白面和丰富的副食。1985年太行山区农民的人均收入,由四年前的七十五元,一跃提高到三百元以上。
河北农大的教师通过上太行山,把生产同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了教学和科研工作。他们共写出论文四十余篇,取得通过省级和地市级鉴定的科研成果三十七项。
当然,他们上太行山的收获和贡献绝不仅仅如此,他们已经把一篇更加宏伟的论文,写在巍巍的太行山上!
(新华社电,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