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金钱的考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25
第4版()
专栏:漫话

金钱的考验
石角
这里有两位对金钱采取不同态度的青年,一位是湖南省株洲市园艺场农民黄厚根,一位是《陕西工人报》记者赵冀广。黄厚根拾到一个装有现金一千九百八十元、活期存款八千元、转帐单三万多元的公文包,千方百计寻找失主。赵冀广编造为诈骗犯扬名的假报道,索取一万元现金的贿赂。
金钱,除了可以买东西外,还能够考验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黄厚根经得住考验,表现了拾金不昧的高尚情操,理所当然地受到表彰;赵冀广拜倒在金钱脚下,贪赃枉法,收受贿赂,只能落个锒铛入狱的可耻下场。
黄厚根和赵冀广,同是生活在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的社会主义中国的青年,为什么在金钱面前却表现出如此截然相反的态度呢?因为他们的人生观不同。前者认为“票子确实有用头,但不义之财我不取。我靠自己的力气,劳动致富才心安理得”。后者是想在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中捞一把,不择手段“发家致富”。黄、赵之不同,还从一个侧面证明,那种把经济犯罪看成是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的必然结果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写到这里,想起《伊索寓言》中的一句话:“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赵冀广不就是这种人吗?!
如果把《伊索寓言》中的这句话,改写为“有些人因为廉洁,不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得到了现在所没有的东西。”黄厚根同志不就是这样的人吗?!他现在得到了过去所没有的“拾金不昧的优秀青年”的称号。
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学习黄厚根同志的精神,并记住赵冀广的教训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