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建立以电为中心的能源结构 提高电能在总能源中的比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25
第5版()
专栏:经济分析

建立以电为中心的能源结构
提高电能在总能源中的比重
本报记者 孙维
当前,我国能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很突出,能源供求之间的缺口很大,尤其是电力缺得更多,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来,能源问题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二大”在提出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力争翻两番宏伟目标的同时,把能源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又进而提出“能源工业的发展要以电力为中心”。这一系列战略决策,为我国能源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七五”期间能源工业的发展以电力为中心,既顺应当今世界各国能源工业发展的总趋势,又符合我国国情。能源工业发展的总趋势是,在大力开发一次能源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将一次能源转换成二次能源。电力作为二次能源,较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有更多的优越性。电能虽然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来,要付出一定能量的损失,但它是一种精炼了的能源,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都很高。它不仅在常规情况下可以普遍使用并可节约其所替代的一次能源,而且它已成为许多高水平的工艺技术中唯一适用的能源。因此,在许多国家,电力工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其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电能在总能源中的比重,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电能占其总能源的比重1960年是22%,1980年是32.5%,1984年达到38.5%;而我国1984年只占20%左右。从当前的情况看,我国能源的供需矛盾,突出地表现为严重缺电,由此而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一些工厂每周“停三开四”,使已有的生产能力得不到正常发挥;同时由于缺电不得不直接代以使用一次能源所造成的大量浪费,也加剧了能源紧张。因此,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指出:“七五”期间要突出电力建设,围绕着电的发展来通盘考虑能源、交通建设问题。
如何突出电力建设,加快电力工业的发展步伐?根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当前的能源形势,有关专家认为应采取以下的政策和措施:
一、坚决贯彻中央“七五”计划建议中提出的能源发展方针,合理布局电力工业建设。一要积极发展火电,煤电建设的重点应是建设矿区、港口、路口电力基地;二要大力发展水电,重点应放在长江中上游、红水河和黄河上游等水电资源丰富的河段,集中建设一批骨干电站,实行梯级连续开发;三要有重点有步骤地在广东、华东、东北等缺能地区建设核电站。
二、进一步增加国家对电力工业的投资,提高它们在国家基建投资中的比重;同时改革电力工业体制,广开门路,筹集办电资金。电力工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要增加新的生产能力,除靠国家增加投资外,还应从独家办电、统收统支、统管统分的传统作法中解脱出来。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办电的积极性,做到国家、企业、集体、个人一起上;另方面要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运用价值规律,使电力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经济实体,国家在税收、信贷、价格上给予优惠,实行以电养电。此外,还要积极利用外资办电。
三、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打开电力工业技术进步的新局面。对现有企业要以安全生产、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技术改造。在电网规划、勘测设计和基本建设方面,要实现规划手段、勘测设计装备和施工机械的现代化,以便保证工程质量、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提高投资效益。还应重视智力开发,提高电力工业队伍的素质。
能源工业的发展以电力为中心,但不能忽视其它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国拥有比较丰富而多样的能源资源,又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石油工业近年来也有较大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改善能源结构,做到开发和节能并重,尽快形成布局较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效率较高的能源系统。煤炭工业的建设,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要同电力建设统一规划、综合决策、协调发展,争取到1990年全国发电量达到五千五百亿度左右,原煤产量达到十亿吨左右,原油产量达到一亿五千万吨左右,以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能源的需求,促进我国在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宏伟目标的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