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推进我国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总结推广“一万五”攻关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26
第2版()
专栏:

推进我国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总结推广“一万五”攻关经验
本报讯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研制成功的一万五千吨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是经济战线大协作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总结推广“一万五”攻关的经验,对于我国工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
这些经验主要有:
——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在立足于自行研制的基础上,少量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并有所创新,“站在人家的肩膀上攀登”。这个攻关项目在整个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和软件编制都由国内独立承担的前提下,引进了自己没有把握研制或时间赶不上需要的九种二十台单机、十四种图纸和一些材料及零配件,集中装备了前两条生产线,后四条生产线则全部实现国产化。头两条线中引进部分的设备和技术,费用只占百分之十几,机台数只占7%,却赢得了时间,提高了我国自行研制的能力,为后四条线和以后同类技术装备的国产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次鉴定的重点是全部实现国产化的第三、第四两条生产线。
——突破部门、地区、行业之间人为分割的界限,按照生产技术发展的内在联系,组织科研、设计、制造和使用单位“四结合”,有领导、有计划地协同攻关。承担“一万五”主要设备研制任务的纺织机械制造行业,不是任务独揽,乘机要大钱、上基建,而是考虑综合经济效益,在全国范围内挑选协作伙伴。据统计,直接参加这一攻关的有四十九个单位,涉及十省两市,间接参战的单位有数百个之多。
——坚持一切经过科学实验。在设计研究过程中列出攻关课题二百多个,组织设计院、研究所和大专院校严肃认真地进行科学试验。对于多孔纺丝和后处理工艺等关键技术,还专门在华东纺织工学院和上海石化总厂涤纶一厂建立了试验基地,在验证了图纸和工艺参数后才正式投入设备制造。
——对设备质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决不马虎凑合。“一万五”成套设备要连续稳定生产,对设备的质量要求很高,加工精度普遍比原来纺机行业提高二级。为此,中国纺织机械总公司专门组织技术力量,进行设计审查,制订了达到国际标准的新的国家标准。在设备制造过程中,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检查验收制度,并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对辅机和配件的质量也毫不放松。
——用户“开明”,与设计、科研、制造部门密切结合。立足于国内研制“一万五”成套设备的决策能付之实施,上海石化总厂涤纶二厂作为使用单位是立了大功的。他们能从国民经济长远发展战略考虑,乐意使用先进的国产设备,热情支持研制单位探索发展民族机械工业的新路子。为了使国产“一万五”成套设备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他们与科技攻关同步培训职工队伍,狠抓职工队伍的思想教育。现有六百多名运转操作工,上岗之前考试全部合格。他们还切实加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建立全厂性的计算机管理网络,使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目前产品合格率达到98%以上,一等品率稳定在95%以上。
——自始至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长志气,鼓干劲,充分发扬技术民主,把各方面的专家组成“智囊团”,把攻关课题张榜公布,发动大家献计献策。研制重大技术装备本身就是一场生动的理想教育,他们利用一切机会大讲党和人民对发展化纤工业的殷切期望,大讲这次攻关成功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大力提倡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广大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的干劲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聪明才智得到了发挥。
在上海召开的鉴定总结会认为,“一万五”攻关的成果,显示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力是很大的。会议希望有关科研、设计、制造和使用单位继续协同作战,不断完善工艺和设备,增强这套大型技术装备的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