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子夏因何发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26
第8版()
专栏:

子夏因何发福?
拾风
历史条件所限,孔老夫子的像没有流传后世。因此孔庙大多只供“大成至圣先师”牌位,极少塑像。也有人说超级伟人一出现形象便俗,不如抽象;而且传说中的孔子真容十分奇特,塑出来反而近乎丑化,宁付阙如为好。不但孔子,连他高徒们的身材长相也无记载。只有卜商(子夏),因为《韩非子》上写上一笔,才知此公是位胖子。这一笔也有趣,不妨抄录于后:
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今先王之义胜,故肥。”
如果此言当真,可知子夏之肥,倒不是由于营养滋补,而得力于精神作用多。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的子夏,倒不失为一位有血有肉的可爱人物呢!
第一,他真诚。敢于承认自己思想意识并不纯。既有笃信学说,见贤思齐的一面,也有在名利诱惑下萌动私心杂念的一面,那后一种“见富贵之乐又荣之”的思想,一般正人君子是不肯、不会、不能为他人道的,他却坦然说出了。
第二,他勇敢。意识到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圣贤同做升官发财的贪夫不可得兼的,两者在胸,难以共居,也就干脆发动一次以正克邪的思想斗争,务求斗出分晓。其实,这也“荣之”,那也“荣之”,并非各占一半,有真伪重轻之分的。就以今日为例,听老山英雄、张海迪、曲啸精采报告的,都感到感动非凡,得益匪浅;但也确有其人,临场激动于一时,转身复萌故态,搞不正之风的照搞如故,争名夺利的照争不误,那是因其对“富贵之乐”迷入骨髓,决非一次报告所能触动的。至于首听之,心底却不以为然,反而怪其“出风头”者,那就更是邪僻入内,正气难入了。
思想斗争胜之不易,而且痛苦之极,自古皆然。要确立崇高思想,坚定事业信念,得有子夏先生战而胜之的气概,哪能靠表面功夫,靠走过场。
战胜固然可以使人心情舒畅,但未必就可发福。子夏的话可能也有借以突出的“艺术”加工。当然,更不能推论到发胖即战胜的标志。“见富贵之乐而荣之”,把“先王之义”抛在九霄云外,饱食终日,也会脑满肠肥的。
故曰:凡事总不可一概而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