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阅读
  • 0回复

永兴一印厂精益求精 更加提高质量标准 本报工厂职工技术大有进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5-18
第2版()
专栏:

  永兴一印厂精益求精
更加提高质量标准
本报工厂职工技术大有进步
【本报讯】永兴印刷厂一厂从四月二十一日起,发动“五一”运动周,各部都讨论了更高的质量标准,打版部在最后一次的讨论中,把“浇版浇下的沙眼马上重浇”作为一个标准提出。并进行磨平台(消灭高低字的一种办法,创造了在已经打成的纸型上,再低字用水润湿,然后再用铅字把它打深,使铅版平匀。切了一点字划的铅版,在过去认为可以对付的,现在重浇,自己修完了版,还得细心的看过一遍。刻字部把架上的铅字,挑剔了旧的,特别注意封面字体的美观,成工刻出来的字也用一样本留下底,以便日后检查与研究。排字部改了最后一次签字样后,还得对一遍,把每本书的号码先摒起来,自己校对一下,克服了过去易错号码的毛病,为了消灭糊字,提出归字时“烂字不准上架”。校对科到月底统计,比十月份错字已大有减少,且对于原稿上的错字,都经过几个人的研究,翻参考书改正。此外在节约方面,打版部试验纸型不用外来毛边纸,而纯以麻头纸,现已勉强能用。练习生王庚维烘二十四张纸型,只用过去认为不能烤版用的废纸八张(照归定该用七十二张),校对后有人每天下工时把毛笔洗净,每支笔超过二个月的使用期。伙房里民主订饭单,每天吃一顿新花样,蔬菜做法一个星期不重复,吃得大家都眯眯笑。通讯员兼作材料员工作,送铅版从前一天走二次,现在能走四次。全厂为着一个目标——支援前线。五月份的重点,在生产上以提高质量为主,有突进任务要提前完;成在学习方面,更加重时事教育,方法是由大家提出问题讨论,最后作总结报告,这样易于打通思想。每个人都在磨拳擦掌,准备在这运动的最后一个月里显显身手,看谁立功多。
(王华)
【本报讯】本报印刷厂全体职工,自三月底评级鉴定后,对工作更加积极负责,技术也大有进步,排字部拣验稿错字减少到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拼版最快的只要一点钟。工友们对临时动版,不但没发怨言,反而认为是锻炼技术的好机会。某夜第一版已经浇出要付即了,后有重要文章,要求立即换版,排字部同志们愉快的当即就排,老工友周景融已经睡了,也自动起床去排字,曹友林一人拼版,李耀堂做题目,刘棋枝、范守田等检稿,大家工作到夜一点完成任务后才休息。刻字部现在每天能按时刻出十几条出号字标题,而且还刻地图。打版部工作很快,由于报纸份数增加,每天得浇三付纸版,还能做到深匀,保证了质量。校对工作也较前提高,错字大大减少。
(成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