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既建新厂 又造新地——丹阳县界牌乡的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28
第2版()
专栏:

既建新厂 又造新地
——丹阳县界牌乡的新事
“工厂建了二十三个,耕地扩大一千五百亩。”这是发生在江苏省丹阳县界牌乡的新事。这个乡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建乡办厂,耕地面积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濒临长江南岸的界牌乡,平均每人只有七分耕地,过去单纯依靠农业,收入微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对兴办乡镇工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建厂,需要土地。若是挤了粮田,农民靠什么过活?经过研究、讨论,乡党委确定了方针大计:工业要发展,农业要稳住;工厂要兴建,良田不能挤。
从这一方针出发,乡党委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节地”,二是“扩地”。节地是指在建厂时节约用地;扩地,就是向荒滩、废沟、废荡要地。
在节约用地上,他们提出如下要求:一、乡、村两级对新办企业要严格把关,凡效益不大的厂一律不办,尽量做到不铺摊子。二、建造新厂,要尽量利用废地、荒滩和高岗地。三、厂房也要向高层发展。
这个乡的长江灯具厂曾打算用工厂旁边的一部分土地建造新车间,乡党委经过调查,建议他们在技术设备的改造上下功夫,结果,该厂没有占用一分耕地,产值从二十万元上升到四百多万元。
从1979年以来,这个乡新办二十三个工厂,绝大多数都是建在荒滩、废地和高岗地上。
在节地的同时,这个乡把重点放在扩地上。从1979年以来,他们利用冬春季节,搞平田整地,废沟、废荡被填平了。
六年来,该乡共造地二千一百亩,扣除新办的二十三个厂所占用的六百亩地(包括耕地四十亩),净增了一千五百亩耕地。
既建新厂,又造新地,使界牌乡的工业和农业双双得到了发展。1981年以来,全乡的粮食平均亩产(夏熟加秋熟)年年都达到一吨。
(袁养和 江宝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