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总统·学者·朋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29
第7版()
专栏:名人轶事

总统·学者·朋友
郭伟成
今年10月间,作为赵紫阳总理访问拉美四国的随行记者,我有幸来到哥伦比亚。虽仅逗留两天,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告别这个美丽的国家时,赵总理曾这样说:“虽然我初次来到哥伦比亚,可我似乎觉得已经无数次访问了你们美丽的国家;我们结识了新朋友,又觉得已经是老朋友了。中国有句话叫做一见如故,而贝坦库尔总统告诉我,你们说是一见钟情”。确实,赵总理说出了他和他的所有随行人员的共同感觉。
我觉得,这种一见如故之感,不但来自两个国家之间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共同点,还由于我们在那里遇到了一位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现状有着精深研究的学者。他就是哥伦比亚总统贝坦库尔。
从形象上看,贝坦库尔总统温文尔雅,更象一位学者。事实上,他既是总统,又是学者。1923年2月2日,贝坦库尔出生于哥伦比亚安提奥基亚省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靠奖学金和自己的刻苦、勤奋,得以完成学业,曾先后在本国和美国、法国攻读法律、经济和社会学。他是以一个学者兼律师的身份开始从政的,当过议员、劳工部长。在一次劳资冲突中,贝坦库尔维护了工人的利益,成为站在工人一边的劳工部长。他当过教授,办过报刊。从政和治学,交织着他几十年的生涯。早在成为总统前,他已经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出版了《面对面的哥伦比亚》、《万路辐辏的路口》、《从苦难到希望》等作品。1958年,他就开始由法文转译毛泽东诗词。他推崇毛泽东诗词中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不过,贝坦库尔的从政之路并不平坦。独裁时期,他蹲过牢狱,也遭到过竞选的失败。1982年5月他入主纳里尼奥宫。为树立平民总统的形象,他取消了为总统汽车开道的摩托车队,和普通人一样遵守红绿灯信号;他打破了过去总统和部长们上午十一时上班的习惯,每天早晨七点上班,带动了部长们早起;前不久火山爆发,他立即赶到现场视察。在政治上,面对人民的贫困和国内动乱,他提出切实的福利计划,主张“同游击队进行政治对话”以“实现民族和解”……
尽管日理万机,贝坦库尔仍然保持着学者的气度。在波哥大访问期间,我意外地发现,他对中国文化、中国问题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对代表东方文明的中国文化推崇备至。他告诉中国客人,当他获悉赵总理访问哥伦比亚的确切日期时,“第一个心理反应就是想起那几位东方思想的先哲”,想到他们那些“有教益的格言”。在这一点上,他的学者气质几乎超过他作为政治家的气质。在欢迎赵总理的国宴上,他发表了题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讲话,洋洋洒洒数千言,从古代中国的哲学、文艺谈到当前中国的四化建设以及中国与哥伦比亚的关系。我觉得,与其说这是一篇宴席讲话,毋宁说是一份学术报告。
贝坦库尔总统引述中国古代《易经》的话:“善观宇宙方知时变季迁,深察人寰始能改天换地”,来表达他对国际关系的洞察。他说“在中国几千年的伟大文明中,还有我们未曾发掘的宝藏”。他引用《论语》中“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以及“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等句,指出执法平等、重视教育的原则,起源于中国这一伟大先哲的论述。他推崇孔子思想中的伦理观念,并赞扬“中国的一切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对大自然的冷静观察,是含蓄和严谨、典雅和完美的”。
“在欣赏翠竹、流水和高山白雪的画卷以及玩味细腻神奇的诗歌时,中国艺术以其恬静的意境和对天地万物的贴切的描绘感染着人们。”说到这里,总统吟诵起李白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孤帆一片日边来”,并满怀激情地对赵紫阳总理说:“是艺术的奇迹使我们团聚在一起,观察天地万物、观察安详而又无所不晓的大自然,使我们正如孔子所希望的那样,乐意接受我们的同类。”接着,总统又引述他称之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邓小平”说的“科学技术是改造农业、工业和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基本生产力之一”的话,论述了中国的现代化计划及其发展战略。他那旁征博引的讲话,表现出这位西半球的著名学者对中国的博古通今。
当贝坦库尔预言哥伦比亚和中国“在汹涌澎湃的太平洋上日益接近”时,我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在我的心目中,他不仅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总统和才智非凡的学者,更是中国人民深情的朋友。而正是由于他对中华民族的理解,使我们这些远方来客与他“一见如故”、“一见钟情”。(附图片)
赵总理告别波哥大时,贝坦库尔总统将赵总理访问哥伦比亚期间的影集赠给赵总理。 王敬德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