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苏联文学家在中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29
第7版()
专栏:

苏联文学家在中国
高莽
两年前,在莫斯科出席一个国际会议期间,我见到一些苏联文学家,他们都表示希望来我国访问。中国的变化,在他们的心目中有些神秘。
在莫斯科“文学家之家”里,我第一次和诗人叶甫图申柯相晤。没有谈上几句话,他就开门见山地说:“我到过七十多个国家,就是没能访问中国,这是我生命中的一个空白,我必须把它填补上。”前后八次来过我国的老汉学家艾德林操着汉语说:“我已经二十年没有到过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陶渊明的故乡了,我很想念那片美丽的土地,必须再去看一看,我还得去会会老朋友们……”他已年逾古稀,话语里充满了思念之情。
今年6月,苏联作家代表团应邀来我国访问,成员不仅有叶甫图申柯、艾德林,还有政治小说家谢苗诺夫和苏联国歌歌词的作者之一米哈尔科夫。
米哈尔科夫是团长,他是俄罗斯联邦作协主席。他谈话幽默、风趣。到达北京的当晚,他不无自豪地宣布:“我相信,此时此刻没有哪一位苏联作家不愿意和我换一下位置,来中国访问。”他脸上浮现出幸福的微笑。
米哈尔科夫写诗、写剧本,也写论文。他在北京得知,他的一些寓言诗在中国早已有了译本,他编写的剧本还多次公演,他激动得难以控制自己澎湃的心潮。他认为中国从事苏联文学研究的人,工作得十分认真,所以戏谑地说:“苏联某些作家对苏联文学的了解,可能不如中国同志。”
我很理解艾德林博士渴望访华的心情。他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学,主要是中国古代诗歌,形成了自己的翻译风格,为此他获得了苏联读者的崇敬。这次他寡言少语,动作缓慢,上楼时,有时中途还要歇一歇。我们只想到他年事已高,没有想到别的。他和往年一样,文质彬彬,客客气气,向中国朋友介绍苏联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情况。他说,苏联通晓中文的人不象中国通晓俄文的人那么多,所以不可能翻译出版很多中国文学作品。他送给我一本刚刚出版的苏联《外国文学》杂志第十期。他让我读一读他的新译与文章。这是唐朝十五位诗人的作品,译文之外还有译者的论述。他写道:“唐诗,过了多少世纪,没有变成文学的碑文——只对欣赏者有用,只对研究者有价值——它仍然富有生机。它永生的秘密何在?为何八世纪的中国人,在一千二百余年之后,还能越过时空的远程,把手伸到充满忧患的二十世纪末?为何诗人个人的相会与离别,日常的欢乐与悲哀,还能继续影响后人?为何诗人还能唤醒我们的同情……”他写道,“地球上各族人民和各代人们之间的永恒的联系是不会间断的。”我觉得艾德林博士正是本着这一信念在活动。他兴致勃勃地和全团一起,再次走访他熟悉的地方。他想明年再度访华。但谁也没有想到,这次竟是他的诀别之行。当他刚回到祖国,病魔便无情地夺走了这位老朋友的生命。不过,他拥抱时那热烈的胸膛,会永远温暖着我的心。
我忘不了叶甫图申柯在中国的朗诵。一个外国人,在我国举行专场朗诵会,他可能是第一个。大厅里座无虚席。他的声音很有色彩,时而象潺潺流水,时而如玉珠落盘,随着诗的内容而变化。有人说:“他好象是在演奏一曲交响乐。”
代表团成员谢苗诺夫长得敦敦实实,一脸络腮胡子,说话坦率,热情诚挚。他的专业是东方学,到过欧美和亚洲不少国家。1958年他随苏联旅游团来过我国。他此次来访真诚地同中国同行们尽情交流了创作经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苏文学家从接触中又一次感觉到,这种来往,这种对话,加强了互相了解,也有助于文学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