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挑双担的“赶路人”——记山西省农科院蔬菜专家周祥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02
第5版()
专栏:科技人物

  挑双担的“赶路人”
  ——记山西省农科院蔬菜专家周祥麟
  惠金义
这两年,山西省农科院蔬菜专家周祥麟和他的助手获得了大丰收——一连三个鉴定会通过了十四个高产优质蔬菜新种:西葫芦两个、大白菜八个、甘蓝三个、裸仁南瓜一个。他培育的晋菜号大白菜1984年总种植面积达八万余亩,粗略估计年产量在八亿斤以上,至少有五千万人冬季食用他培育出来的大白菜。一个专家,十二年中能够培育出十四个抗病高产的蔬菜新种,这在国内外都是少见的。前来鉴定的专家无不感到惊讶:“你怎么弄出这么多成果?”
今天的丰收,是过去多年耕耘的结果。
周祥麟六十四岁,1949年从北京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毕业,来到山西。1956年他担任了山西农学院园艺系主任,带领师生风尘仆仆出雁门、下晋南、上太行、赴吕梁,研究、传授种菜技术。山西的大白菜、甘蓝、西葫芦等大路菜,品种混杂,不抗病。一旦病害流行,几乎没有收成。每逢大白菜歉收的年头,冬季是一幅令人焦灼不安的图画:长长的车队开到外省去拉菜,长长的人队排在铺子前等候买菜……正是这种景象促使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使山西的主要蔬菜良种化,实现蔬菜稳产高产。”
正当他为这个计划搜集品种资源的时候,动乱的年代开始了。他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批判,丧失了搞科研的权利。直到1972年,重新争得了一些自由后,他又开始了育种工作。
他象欠了人民的债一样,加倍努力地工作,仅用三年的时间,就育成了两个杂交西葫芦新种。这在同行看来,够快了,而他还觉得不够。1975年,他挑起了两副重担——同时研究两个大课题:一是大白菜优良杂交一代种的选育;一是甘蓝杂交一代良种的选育。1980年,大白菜、甘蓝的育种工作尚未结束,他又担负起了南瓜地方品种资源的整理工作。他把这称作捎带活,就是这个捎带活先出了成果——发现了裸仁南瓜,并判明了其遗传规律。人们把他比作双肩挑着重担,手里还提着“行囊”的赶路人。
西葫芦杂交种选育时,那场动乱还没有结束,他仍然处在逆境中。不给他配助手,这难不住他,大不了把一个农业科研人员的辛苦和一个农民的劳累全部承担下来。夏季,人们看到他成天泡在地里锄草、施肥、授粉、观测;秋天,人们看见他推着满载西葫芦的小车在田间小道上奔忙。埋头苦干,反而被指为“走老路,死不悔改”,要挨批判。他不屈服,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终于把两个亩产万斤以上的西葫芦新品种奉献给了人民。
常规育种程序是:先育成自交不亲和系,再配杂种,最后小区试验。按部就班,搞出一个新品种要好几年。根据多年的育种经验,他把这“三步”并作“一步”。在选育自交不亲和系的同时,就开始了品种间早代测交,发现有希望的杂种就在农村布点试验。就这样,每当自交不亲和系育成了,优良杂交一代种也就跟着问世了。
为了这“三步并作一步”走,他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从1981年开始,省科协每年要组织知名科学家到大连、北戴河疗养,每年都把他列入疗养名单,但每年都被他谢绝了。甚至在生病时他还挣扎着到试验地。
周祥麟是位肯干实事不图虚名的人。1978年他当了省农科院的副院长,人们以为他事务缠身,不会再搞科研了。事实上他仍然主持着大白菜、甘蓝的育种工作。名声大了,外面邀请参加的会议多了,但他坚持不是实质性的会议绝不参加。1983年他年满六十岁,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他高兴地说:“这下好了,我能专心搞研究了。”
他常说:“科学技术成果是商品,但科学家不是商人。”每年大白菜制种收入一二十万元,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他拿几千元的奖金也不过份。可他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还应讲风格。”他分文不要。领导再三劝解,去年他才拿了和助手一样多的奖金。他发现的裸仁南瓜,为瓜籽仁的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有人说技术转让可以卖个大价钱,而他却以六万元的适中价格转让给了河北一家蔬菜公司。这家公司原想以每斤种子二百元的价格出售,他劝说:“不要卖那么贵,我们着眼点是推广。”对方接受了他的建议,在技术转让合同上写了每斤种子不超过一百元的条款。
多少年来他没有单独的宿舍,只在办公室里支一张床。前年院里在繁华地带盖起了一座宿舍楼,领导考虑那里商店多,生活方便,要给他分配一套。征求他的意见时,他摇摇头,谢绝了。原来他放心不下温室。温室在试验地里,离他住宿的地方有一里路,而离新宿舍有五里地。冬天晚上他常要到温室巡视一遍,摸暖气片,看温度够不够,担心温度下降菜苗冻坏;刮风下雪的夜晚更是要去,打着手电,拄着铁铣去,直到前年他才搬进在农科院内分配给他的一套住房。
他有苦恼,也有欢乐,最大的乐趣是阅读农民的来信。每年都有几百封信飞到他的办公桌上,有的报告丰收的喜讯,有的要购买他培育的种子。他津津有味地读着来信,脸上不时露出微笑。多年来,他得的奖状一大叠;省科学大会上,他披过红、戴过花;领导夸赞他的话听过多少回,可都没有读群众来信使他那么激动不已。
他把群众喜欢他的品种看作最高奖赏。
群众都很敬重这位科学家。有的农民用他培育的菜种获得了丰收,从几百里外赶来看望他。群众的厚意是鼓舞他继续前进的动力。有的老朋友关切地对他说:“你功成名就了,该安度晚年了。”他却说:“不行啊!群众需要更好的菜!”(附图片)
上图为周祥麟(左)在察看耐热、耐寒、抗病强、易贮存的新品种大白菜。
陈炜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