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万花筒里窥美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04
第8版()
专栏:文化交流

  万花筒里窥美国
  韦君宜
我刚读完《美国万花筒》(王作民著,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放下了书,觉得所得比人们常说的“卧游”还多一些。——我如果自己去访问美国,大概不可能看到这么多东西。因为我决不可能到中学吃学生食堂,到小学给孩子上课,到农民家里住几夜,在知识分子家里替人看家当主人,到监狱看囚犯,到印第安人聚居区过节,参加美国人的示威游行,再到连美国大陆一般人也视为畏途的北极圈边上的阿拉斯加去观光。
作者是一位记者、六十几岁的妇女,为写这本书,单人独马在美国访问了一年,踏遍美国各州。这一条已令人敬服。她是四十年代的留美学生,这些年又做外文工作,到美国能找到好些老朋友,这是她的便利。
这本书给人以新鲜感,首先是涉及面广。她去的许多地方是一般访美的学生、外交官、代表团所不会去或不能去的。其次,这个“广”不是浮光掠影,马路观光。她一面访问,一面探讨,和好多美国朋友作过深谈。关于美国的贫富问题、教育制度、黑人问题、美国民主、科学发展、社交生活、未来瞻望……简直什么都谈。
书中讲了美国好的地方,也讲了坏的地方,还有中国人和美国人一样的地方。例如她讲了美国也有穷人,但不是仅在纽约街头碰见几个穿破旧衣服拉琴的人就写,是访问了穷人住的没有房门的“公房”区,看了“菜汤”队,又听研究社会学的教授作了有数据的分析之后才写的,可不是偏见。谁都知道美国一般生活水平比中国高得多,她没有去议论和专门描绘这些,只通过她自己过的日常生活来写。使我们了解什么是在中国大家认为富裕标志,而在美国连穷人都有的(例如电视机和浴室);什么又是在中国视为平常,而在美国必须操心打算的
(例如医疗保险)。美国的同性恋,大量“单身母亲”,赌博热……种种畸形怪状,她都毫不避讳地写了,她甚至亲身到了赌场,输掉六元钱,还和赌场管发牌的女职员谈了心。使我们知道这些脸上不许有表情的人,心里有多么苦恼。
书里包含好多知识,关于美国的发展史的,关于宇航和电子尖端技术发展的,关于美国西部如何变化到今天模样的,关于美国政治情况、高等教育、图书馆,……但这些全都是以一个记者随走随看随写的笔法出之,读来毫不吃力,如同一篇篇散文。有些描写不能不让人迫切地感到我们得向美国人学习,例如书中介绍美国把大片沙漠改造成良田的那段。此书介绍关于美国的知识,还有许多插图和地图,引人兴味。
作者说这书是为青年写的,我想对青年老年俱无不可,所以将它介绍给愿意从万花筒里窥望美国真相的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