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艺术家要面对人民——学习周恩来同志的文艺思想札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06
第7版()
专栏:

艺术家要面对人民
  ——学习周恩来同志的文艺思想札记
  宗杰
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十年了。十易寒暑,世事推移。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化大业欣欣向荣。我国新时期的文艺,也迎来了繁花似锦的春天。我们的文艺正在沿着社会主义轨道健康地发展着。每当我们在检阅文艺的成果,回忆艰辛的道路,准备迈出新的步伐时,总会想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特别是作为我们文艺界的严师良友的周恩来同志。他的亲切教导如万钧洪钟常常在我们的耳边回响。
  一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随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我们的文艺也正处于嬗变之中。但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变化,有它的基本规律,变中也有不变的东西。例如,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它的基本方位是不会变的。那就是,社会主义文艺应该坚持反映人民的生活、人民的呼声,坚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
周恩来同志一贯重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文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早在抗战时期,周恩来同志就号召我们的文艺要“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1939年为冼星海题词》)当时,无论在抗日战争前线,还是在重庆等大后方,他对那些用文艺的武器为抗日民族战争服务的作家、艺术家,都给予热情的支持和鼓励,充分评价他们在为人民服务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在解放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又为文艺工作题辞:“为人民喉舌,为人民向导,继续努力,坚持不屈,来迎接民族民主的新高潮。”(1947年1月12日《新华日报》)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同志坚定地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方向,不懈地宣传文艺应当好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57年,周恩来同志在《为石家庄市丝弦剧团题词》中指出:“发扬地方戏曲富有人民性和创造性的特长,保持地方戏曲的艰苦朴素和集体合作的作风,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好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1961年,周总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指出:“文艺要好好为人民服务。”并响亮地提出:“艺术家要面对人民。”
“好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艺术家要面对人民”,这不仅是对一个地方剧团的要求,而应当把它看做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一个基本要求。事实上,周恩来同志在任何时候都是这样教导文艺工作者的。他要求我们的文学艺术家处处想到群众。他不仅要求文艺工作者要牢固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且在细小的地方也要想到群众。例如,他曾谈到“由于剧种不同,要因地因时制宜,在安排剧目时必须考虑群众的需要。”他甚至还细致地要求演员在台上念台词不要背着观众,不要忘记“话是要说给观众听的,戏是要给观众看的。所以演员要心中有人”。这好象是细微末节的小事,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敬爱的周总理的心中总是装着人民群众,并悉心教导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时时处处都要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我们的文艺是属于人民的。现在,党和人民的视野更开阔了,不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但我们应该时刻牢记,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我们在文艺的表现形式上可以进行各种不同的探索,但是有高度责任感的艺术家总是首先想到人民,要使自己的艺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一个作家、艺术家,他的作品有千百万的读者、观众所理解,有着许许多多的“知音”,这不是我们艺术家梦寐以求的境界吗?周恩来同志提出“艺术家要面对人民”,这是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文艺工作者深长思之的。
  二
周恩来同志关于文艺与人民关系问题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要求艺术家及其作品接受人民的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艺作品同一般的哲学理论不同,有它独具的特点。但是,艺术作为一种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同样要接受实践的检验,特别是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周恩来同志在领导文艺工作时,向文艺工作者反复讲述了这个道理。周恩来同志说:“文艺要好好为人民服务,就要通过实践,到群众中去考验。你这个形象是否站得住,是否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不是领导批准可以算数的。”这里所说的要通过实践,到群众中去考验,当然是从总体上说的。归根结底,人民群众是文艺作品的最权威的评定者。当然,这里不是指某一部分群众。群众的喜爱是多种多样的,群众的思想文化水平、美学欣赏趣味不同,对某个作品会有不同的评价。一部文艺作品的成败得失当然不能以一部分群众的意见为标准。但是,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应该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这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艺术家应当有艺术个性,也应该有艺术的自信。应该尊重艺术家的个性,也应该容许实事求是的自信。但我们应该力戒盲目的自信。“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敝乡,敝乡文章数舍弟,舍弟向我学文章”。周恩来同志1962年2月对在京的话剧、歌剧、儿童剧作家的讲话中,引用了这首讽刺诗来告诫那些过于迷信自己的人,指出不要搞这种“新的迷信”。
对于文艺作品要通过实践的检验,要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充分理解的。对于一部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往往会有很大的分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是常有的事。因为对于文艺作品的理解总包含着接受者许多主观因素,接受者的思想水平、文化水平、艺术素养和艺术趣味千差万别,对作品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种说法,认为评价文艺作品没有、也不应该有客观标准,强调完全主观性的“接受美学”,恐怕也是有偏颇的。周恩来同志用宏观的眼光,提出文艺作品应该接受实践的检验,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道理非常深刻,对于我们今天仍然有理论的指导意义。
  三
周恩来同志提出“艺术家要面对人民”,还强调文学艺术家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周恩来同志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典范,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典范。同样,他也要求我们的一切文艺工作者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创作的养料。周恩来同志指出:“智慧是从群众中来的。政治家是集中群众的智慧来代表群众讲话。作家也要听群众的意见,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但政治与艺术还不同,作家还要发挥创作个性。”(《对在京的话剧、歌剧、儿童剧作家的讲话》)他是全面地、辩证地来谈这个问题的。过去有一种片面的理解,认为作家要听群众的意见,就是取消了作家的个性。其实,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发挥作家的创作个性是不矛盾的。一个作家如果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就可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作个性。
作家艺术家面对人民,向人民群众学习,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形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最重要的途径还是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周恩来同志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创作是生活的反映。如果不深入生活,那是创作不出好作品的,这对作家、导演、演员都一样。”(《周恩来论文艺》188页)这个道理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反复强调的作家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的道理。但是深入生活也有自觉和盲目两种区别。周恩来同志指出,作家不能无目的、盲目地去生活,或者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去生活。他说:“深入实际生活必须掌握国家的政策,这样才能了解生活向前发展的方向;同时,深入生活又必须与劳动人民共呼吸,深入群众的斗争,和人民的生活打成一片,这样才不至于旁观。必须做到了这两方面,这样的生活体验才有价值,这样从生活中吸取的原料才有可能进入加工过程。”(《周恩来论文艺》53页)我觉得,周恩来同志把作家深入生活的意义讲得很深刻透彻,既指出了方向,也提出了方法。这样辩证地去理解深入生活,对我们的作家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对于作家深入生活的问题,目前似乎有一些争议。有的认为,八十年代是个信息社会,作家艺术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取得社会的信息,获得创作的灵感,因此不必要再提深入生活的问题了。应该承认,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作家获得许多信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但这毕竟是有限的。间接的材料不能代替直接的感受。文艺是通过艺术形象诉诸感情的意识形态。作家艺术家还是应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获得直接的感性的材料,才能创作出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从外国的或中国古代的、书本上获得的材料,是间接的材料,是彼时彼地的作家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对我们的文学创作来说是流而不是源。今天的现实生活,才是我们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最深厚的“根”。周恩来同志教导我们的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对我们一些提倡寻“根”的创作者来说,也是有启发的。
“艺术家要面对人民”。我们记住这句话,并努力实行之。这是我们文艺工作者对周恩来同志的一个很好的纪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