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地矿部水电部铁道部派专家组赴大瑶山隧道 集各方权威会诊生产建设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08
第3版()
专栏:

  地矿部水电部铁道部派专家组赴大瑶山隧道
  集各方权威会诊生产建设难题
本报讯 由地质矿产部、水利电力部派出的十名专家和铁道部十七名专家联合组成的专家组,最近对大瑶山隧道进行现场踏勘,共同探讨、论证治理涌水和安全通过断层的有效方案。
大瑶山隧道全长十四点三公里,是目前我国最长的复线隧道,经五年多艰苦奋战,已打通十二公里。剩下的二公里多,特别是其中的班古坳竖井地段地质条件很坏,断层和涌水十分严重。如何安全通过断层,高质量、高速度地打通大瑶山隧道,已成为确保衡广复线铁路1988年底通车的关键。万里、胡启立同志到现场办公、作出加快建设步伐的决定后,地矿部和水电部的领导曾专程到铁道部,表示要派出专家,协助攻克大瑶山隧道施工难关,为加速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建设出力。
三部派出的几乎都是自己的“主力阵容”,他们有的是地质力学、岩溶研究的第一流专家,有的是身兼三峡开发重担的高级工程师,有的是走南闯北勘测、筑路的权威。去年12月24日凌晨三点,他们一下火车,稍事休息就乘汽车赶到大瑶山隧道工地。专家们走进迁回导坑,趟着正在排放的泥浆水,察看五号断层岩石构造,并走到出水掌子面察看从竖井排放出来的水量、水质和泥沙含量情况。他们还在崇山密林中跋涉十多里路,察看地表沉陷情况、地表地质构造,采集了地质样品。为了摸清涌水来源,一些专家跑到很远的地方,钻溶洞,探暗河,查水文,找泉眼,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几天实地踏勘,专家们对大瑶山隧道工程的水文地质和施工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认为大瑶山隧道勘测设计者已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地质工作,但由于隧道所处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极为复杂,施工中遇到一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对班古坳竖井的大量涌水,应采取以堵为主的办法。在今后的施工中,要加强地区预报和监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按照地质特点,采取更科学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安全、顺利地通过断层。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受到大瑶山隧道指挥和施工部门的高度重视。工程建设者们对专家联合下现场十分欢迎。
(王发幼 李佩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