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从灾荒走向富裕的苏北掘东棉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6-27
第2版()
专栏:苏北通讯

  从灾荒走向富裕的苏北掘东棉区
于伯之
编者按:苏北如东县掘东垦区棉农战胜灾荒、走向富裕的事实,深刻地说明一个真理,这就是:只有在人民政府的时代,农民才有可能战胜自然灾害,并且逐步走向富裕。而在反动政府统治时期,农民只有日益贫困、破产,如果遇到自然灾害的袭击,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希望所有棉区农民兄弟们在看了这篇通讯以后,都能回忆一下自己在旧社会的遭遇,回忆一下从什么时候起自己的生产收益才有了保障?并且进一步考虑一下:在人民政府号召棉农把所有存棉卖给或存给国家,以帮助国家克服缺棉困难、供应军民衣着、保持物价平稳的今天,自己对这个号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是置之不顾呢?还是马上卖出棉花,帮助国家克服困难呢?我们相信广大棉农在想通这个道理以后,是会帮助国家克服这种困难的。
“去年家家闹饥荒,今年米粮堆满仓。”这是苏北沿海经过土地改革的如东县掘东垦区棉农们这两年时常说的话。当我问棉农为什么现在过得这样好时,好多棉农都异口同声回答:“我们靠人民政府领导,分了田地,战胜了灾荒,又办了合作社,改种了岱字棉,收到好秋庄稼,买了便宜的米粮,生活怎么不好呢?”
战胜严重灾荒
一九四九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一天又半夜,刮台风,下暴雨,又当潮汛,内河的水流不出去,水淹到地面二尺多深,把长得茁壮的棉苗和快要收割的玉米,大部淹死了。房子也打坏了,有的刮倒了。很多人无处栖身,非常悲观,觉得没法子生活下去了。这时,人民政府通过各种会议,向群众宣传“人定胜天”的道理,号召共产党员、干部领导群众度荒。镇东乡的朱成本等三十一个党员,在毛主席像前向群众表明一道度荒的决心,提出“逃荒即是耻辱”,因此群众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冬天,政府贷下麦种,使大家种了麦子。年关时,政府又发动互助互济,调剂了三百五十石粮。到去年春季,群众困难达到顶点,有的连喝一顿稀粥都感到困难,多数人家吃麸皮、苜蓿、青菜、萝卜度日。这时,政府开始号召办合作社。许多人无钱入股,政府即组织群众到掘港贩运粮食,赚钱入股。当时参加合作社的有二十多人,合作社便开始建立了。与此同时,又发动群众开展副业生产。如捕鱼、拾柴、贩货等。经过这样用多种方法生产,艰苦撑持,他们终于战胜了严重的灾荒,熬到了麦收。
丰收后的好光景
这年秋收,全垦区单岱字棉纯种区十多万亩田,就收了皮棉三百六十万斤,平均每亩产皮棉三十来斤。棉农们谁也没有忘记人民政府给他们的好处:贷了二十一万斤豆饼,十三万斤大麦种花贷,二十一万斤大米的锄草贷,贷放了二百三十架喷雾机,五万斤药粉,防治了二万一千多亩的卷叶虫,此外还兴修了涵闸,免除了水患,才有今天的好光景。现在,人们到处可以看见许多新砌起来的房屋。平常年景,除去逢年过节时吃点儿大米,普通只能吃玉米、元麦。今年与往年大不相同了,家家户户都吃着大米。祥丰乡七村里的贫农顾龙才,春上没饭吃,卖掉了一部轧花车。现在家里存的大米能吃到秋天了。贫农王万福说:“我们办了合作社,米价就便宜,棉花卖好价钱,前年一担籽花换到五斗元麦,今年一担就换到两石大米,谁不吃大米呢?”据兵房合作社理事会副主席冼志宏说,现在农民买布要好的,大米要上籼,香烟要“双斧”牌。单去冬今春合作社就替社员群众推销了皮棉二十万零六百多斤,供应了大米十三万八千一百八十斤,面粉二百七十六袋,元麦一万多斤,为社员减轻中间剥削约一亿七千五百多万元。春节期间,多数户蒸了年糕和馒头,穿上了新衣,合作社杀了七十四只猪,还没有够供应。过去贫雇农子弟没钱上学读书的,像祥丰乡培德小学去年只有六十多个学生,今年增加到一百四十多个。分了两级,添了教师。
合作社成了靠山
棉农谈起合作社,没有那一个不说好。社员施文魁竖起大姆指说:“春节合作社卖红枣子,一千四五百元一斤。往年,一斤皮棉只能买到一斤枣,今年一斤皮棉能买到七斤枣。”其所以这样便宜,是因为合作社贯彻了为社员减除中间剥削方针,直接从产地购来卖给社员,没有营利观点。
四月八日早晨,我走到兵房镇上,见有许多社员拥挤在合作社门口,有的买米,有的买油……,二三十个合作社干部都应付不过来。合作社干部告诉我:每天有四、五百个社员来买卖,合作社每天营业额平均在四百万元左右。应社员的要求,去年底合作社办了信托(即赊购)业务,现在每天都有社员自动将皮棉托给合作社卖。两个月来,社员托给合作社的皮棉已有六千六百余斤。新民乡张志明一户就托了四百三十斤皮棉。社员把皮棉托给合作社,大都要求合作社替他办洋纱、石灰、砖头、豆饼、木头等生活与生产资料。兵房合作社在一九四九年成立时只有四十九个社员,现在已有七千零八十个社员了。在它的影响下,丁字岸、大同、大豫镇、北安、东安等村都成立了合作社。全区百分之三十左右的人口参加了合作社。新民乡振兴村的社员已占全村人口的百分之九十。
放心好好种棉花
今年春播开始前,政府号召扩大植棉面积,限种薄荷,少种斗粮,计划将全区二十二万四千五百亩田,全部改种岱字棉,要求每亩产四十一斤半皮棉。县棉垦改进所准备了二百四十五万斤岱字棉种。有些棉农认为种棉花不如杂粮和薄荷牢靠,不愿种棉太多,其他棉农就劝他们说:“多长点棉花,给工厂多纺纱,将来布也便宜呀!”新民乡光荣村的朱学才说:“我们现在种的是爱国棉,多长点棉花,就不要美棉进口,就能使我们的工厂不停工,就增加了国家的力量。”政府为了帮助解决肥料困难,保证增产任务实现,又分配给该区十二亿元铺生(因当地是碱土,每两年要铺一层泥)盖草资金,合作社把铺生盖草资金预购棉花,保证棉价听涨不听落。据镇东乡报告,已同大豫镇合作社订立合同的有四百零二户,赊销铺生资金四千四百五十九万元,订购皮棉达一万三千余斤。祥丰乡的朱广福拿到赊销资金时感动地说:“这一来,我安心种棉花了。现在一不愁没本,二不愁棉花卖不到好价啦!”
现在,棉农们正在自己的土地上紧张地劳动着。棉农姜兆礼说:我几年铺不起生泥,田老是发碱。今年一铺生,三年的收成有了保证啦!”他计划今年加倍施肥,用条播方法种,薅五遍草,不亏人民政府和合作社对他的好处。老农施家老爹说:铺一次生泥,今年收成起码要增加三成到五成。为进一步长好棉花,该区还派有经验的老农参加了县农业生产扩大会议,研究耕种、条播、上肥、锄草、摘头、整枝、选种等耕作技术。又设立了七百多个治虫员,准备了大量药粉和二百三十架喷雾机。现在,掘东区的棉农说:毛主席领导我们翻了身;现在他叫我们多种棉花,还帮助我们解决肥料困难,一定不会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