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帮助全村群众摆脱贫困 苗族农民杨成富热情传授种烟技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10
第2版()
专栏:

  帮助全村群众摆脱贫困
  苗族农民杨成富热情传授种烟技术
据新华社贵阳1月9日电 (记者刘子富)贵州省偏僻贫困的纳雍县下鱼井村,在村民组长、苗族农民杨成富的扶持帮助下,一年就摆脱了贫困。杨成富没有就此止步,决心继续努力,以让全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的成绩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下鱼井村地处烤烟生产地区,但村里群众过去却从不种烟,日子过得十分贫困,二十户苗、汉族人家中,经常靠救济过日子的就有十六七户。1983年,杨成富从外地农民种烟致富的事实中受到启发,于是,一面积极学习烟草栽培技术资料,一面主动到外地种烟户那里去观摩求教,终于在1984年种烟获得成功,率先富裕了起来。
本村群众由于思想保守,虽然亲眼看见杨成富种烟成功了,仍然下不了决心在自己的责任地里种烟。为了激发乡邻们种烟的积极性,杨成富掏出二十元钱招待全村男女老少看电影。电影放映前,他将自己全年出售烤烟的三十张收据拿出来,一张张地念给大家听,告诉大家哪次他出售烟叶多少斤,收入多少钱。最后,他总计说:“我种烟十亩,产烟叶三千五百斤,收入三千七百八十元,全家人均收入七百五十六元。”他将种烟致富的家底一亮,乡亲们的心也似乎豁然亮堂了,全村除一户以外,其余十八户要求向他学习种烟。邻村来看电影的人中,有八户农民也当场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杨成富热情帮助大家从选地、整地、育苗、移栽、管理、烘烤烟叶,一直到烟叶分级扎把,每一个环节他都耐心讲解。烘烤烟叶的技术性最强,每家烘烤烟叶时他都一遍又一遍地关照,不分白天黑夜地帮助精心照管。1985年,这个村共种烟九十亩,产烟三万多斤,烟叶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81%。人均收入比上年净增一百五十五元。
下鱼井的群众因种烟在致富的道路上起步了,杨成富又在思索如何使乡亲们更上一层楼。当地适合种泡桐树,几分钱一株树苗,十年成材后,收入就可上百元。杨成富便主动垫付一千元,购买了五千多株泡桐树苗,分给各家栽种。现在这个村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种上了泡桐。
杨成富呢,他又在思索,他找乡亲们合计,计划在今年春天带领群众修路,把公路从乡里延伸到村里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