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努力做好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13
第1版()
专栏:

努力做好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
本报评论员
五十年代中期,党和政府提出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汉语规范化为当时语文工作的三项任务。三十年来,我国语言文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国已进入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任务的新时期,随着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和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人们的交往大大增加,要求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文字更加合乎规范和标准,更加便于使用。语文建设是文化教育建设的基础,文化教育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之一。人们语文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加强语言文字的修养,提高语文水平,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生产管理、办公室事务和图书情报工作自动化,以及印刷排版现代化等,都必须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各种信息;要使计算机服从指挥,又必须研究人是怎样使用和理解语言的。因此,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消除方言隔阂,纠正社会用字和语言使用的种种不健康现象,就被提到比以往任何时期更为重要的地位。
文字的使用是否合乎规范,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目前我国社会用字混乱,滥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写错别字的现象十分严重。商标、广告、招牌,电影和电视的片名、字幕等方面的用字问题很多。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干预和纠正。广大群众要自觉地使用规范的文字,尽快纠正公共场合路名、站名、招牌名等不规范的用字。有关部门要有计划地拟订并公布现代汉语基本用字表和常用字表,确定汉字书写笔顺、笔形次序、部件、结构方式等项规范,使人们有所遵循,使现代汉语用字有合理的数量,字形、字音、字序有明确的标准。
推广普通话不仅可以克服方言的隔阂,减少不同方言区的人交际的困难,有利于社会交往和经验交流,有利于扩大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有利于普及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国际交往。我们要继续贯彻执行
“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的推广普通话的方针。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同群众接触面较广的部门是推广普通话的重点,大中城市和方言复杂的地区特别要在推行和普及方面下大力气,以促使全国推广普通话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实践证明,《汉语拼音方案》是科学的实用的方案。二十多年来,推行这个方案取得了成绩,积累了经验。今后要继续加强汉语拼音教学,逐步扩大《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范围,还要研究解决它在使用中的实际问题。譬如研究汉语拼音的同音字、同音词的区分,制定汉语拼音正词法标准,解决技术应用中汉语拼音的标调法问题。
要使语言文字工作很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遵循语言文字发展的客观规律,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漫长的岁月中,语言文字总是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交际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既不断发展变化又保持相对稳定的。语言文字工作,必须按照语言文字的演变规律,顺乎自然,因势利导,加以促进。对文字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有足够的认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文字改革只有继续稳步进行,才能收到更大的实效。如果脱离实际,不作深入的科学的调查研究,甚至去做一些超越人们现实认识水平的事,必然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也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语言文字有很强的社会性。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既要充分发挥行政部门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开展工作,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更要广泛发动群众,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要重视并支持这项工作,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语言文字工作有很强的科学性。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一定要加强科学研究和实验,同时要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听取各种意见,集思广益,促进语言文字工作健康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