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次理论讨论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13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次理论讨论会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和福建省社会科学院,于1985年12月7日至13日在厦门联合召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经济理论工作者和从事实际经济工作的同志。与会者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提出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问题。大家认为,形成统一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和健全市场机制,不仅是微观经济进一步搞活的前提,而且也为宏观经济的控制、调节创造条件,提供手段。所以它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任务。
参加讨论会的同志都很高兴地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三中全会,在理论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有的同志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仅是一个新的概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新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互相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搞活企业,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二、完善市场体系;三、国家对企业的管理由直接控制为主转为间接控制为主。
关于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这两个概念问题,有的同志认为,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从比较抽象、更为本质的意义上讲的,后者则是较为具体、更加接近现象的说法。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现象形态。除了这两种层次上的不同外,很难对两者作出经济关系的性质的区分。我们一般不讲市场经济,是因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一概念已从本质上说明了这个问题。
与会者认为,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当前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缺乏这种体系,价格就难以反映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要求,各种经济关系就难以理顺。
关于市场体系,与会者着重探讨了金融市场和劳务市场。
一、金融市场。关于金融改革,有的同志认为,首先要充分发挥银行在经济活动中的调节作用。为此,一要加速资金的周转和流动;二要积极增加储蓄。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建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成立控股公司,负责横向投资入股,根据需求与效益选择投资方向。可以利用股份和债券等形式集资,搞跨行业、跨地区的投资等。
二、劳务市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劳动力已不是商品,不存在劳动力市场。但是,劳动者为社会提供劳务,还需要通过市场。有的同志认为,不仅劳务要通过市场,而且劳动资源的配置,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也需要通过市场关系来调节。建议将劳动制度逐步改为合同制,使工资对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会议讨论最热烈的主题,是关于市场机制和宏观调节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完善市场体系和健全市场机制是今后几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市场体系要通过市场机制发生作用,而市场的一系列机制实质上就是价格机制。通过价格机制可以体现价值规律要求,调节供求关系。而宏观控制,就是国家有计划地运用市场机制去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我们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使社会供给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及其结构的变化,达到社会经济均衡发展。这种均衡发展也具体表现在财政、信贷、外汇收支的平衡上。这是价值量的平衡,而不是实物量的平衡。在这种平衡下,一切企业将会获得在等价交换原则下进行平等竞争的条件。
另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矛盾是产品经济的宏观调节机制同商品经济的市场机制、企业机制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是反复出现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国民收入超分配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把产品经济的宏观调节机制改为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节机制,才能避免反复出现国民收入超分配的现象,才能具备形成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前提条件。因此,主张实行三个层次的机制配套改革。一是改革产品经济的宏观调节机制。为此,在财政上可考虑实行分级控制,浮动平衡。在信贷上,要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体系,控制基础货币和存款准备金,控制全国存贷差,实行存贷挂钩,各级自求平衡。在外汇上,也要各级自求平衡,必要时,国家可规定中央和地方各级的外汇储备率。二是建立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这种条件下,政府应主要运用价格(包括各种要素价格)等杠杆引导企业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三是建立新的企业机制,主要是企业要具有硬的预算约束,同时具有人、财、物和产、供、销等方面的经营自主权。为了杜绝虚盈实亏等现象,企业要实行资产损亏负责制,而不仅是通常说的自负盈亏。相应地还要实行国有企业破产法,企业领导人要明确承担法律责任,职工因企业破产而失业时可享受一定的社会保险。
有的同志认为,目前企业之间、个人之间在分配方面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可先用税收政策(例如征收级差收益税和个人累进所得税等)进行调节,同时,国家要研究与制定合理的收入政策。大家认为,如何搞好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工资改革,是一个要认真对待的突出问题,建议经济理论界和企业界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几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改革方案,供经济决策者参考。
讨论会上,有些同志反映,近两年多来,企业间和城乡间的横向联合和协作出现了很好的势头,方兴未艾。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把市场体系建立起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把商品流通进一步搞活,把工资改革搞好,把各种经济关系逐步理顺,那么,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也就在望了。
(张丽娜、张睦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