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歪风面前不退缩——记丰台铁路车辆段纪委书记赵永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21
第5版()
专栏:正气篇

歪风面前不退缩
——记丰台铁路车辆段纪委书记赵永川
“他铁面无私,不论查处谁的违纪问题,一不躲二不拖,敢动真的,不搞下不为例。”在丰台铁路车辆段,一提起段纪委书记赵永川,人们常这样说。
赵永川是从1981年起做纪检工作的。他上任不久,群众来信来访不断增多,有要求复查历史旧案的,有反映党员干部搞不正之风的,有的还涉及一些领导干部。面对这些申诉和揭发,老赵横下一条心,干!他决心为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尽到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
老赵认真查处违纪问题,果然招来个别人的辱骂和恐吓。有的寄来谩骂匿名信,还有人用砖头砸他家的窗户。一些老同事劝他:“算了吧,五十年代你就是北京市劳模,今年又评上了市优秀政工干部,再凑合几年离休算了,别太叫真了。”老赵回答:“人生在世,难免遇到艰难险阻,我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更应知难而上,在歪风邪气面前绝不能退缩。”
老赵一开始查处违纪问题,就遇到了来自段党委内部的阻力。在一次段党委生活会上,老赵提出了群众对一些党员干部以权谋私,以及对职工对调、分房等方面的意见。一名党委委员突然站起来说:“你在党员大会上不点名地讲,还向地区党委、分局和路局写报告,这样做降低了段党委的威信。你干吧,我奉陪到底!”老赵说:“我在党的会议上讲这些问题是履行职责,如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问题装看不见,要我这个纪委书记有啥用!党风什么时候才能根本好转?”主持会议的段党委书记门铁庄当场批评了那名党委委员,并宣布暂时休会,对他又进行了个别批评帮助,使他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
赵永川清楚,上梁不正下梁歪。要想搞好段里的党风党纪,首先抓好领导干部这一环。因此,他对查处领导干部的违纪问题,给自己订了两条规矩:一是不躲不拖,来个硬碰硬,决不搞“退居二线”;二是严字当头,认真查处,决不搞“下不为例”。
一次,一名车间干部向老赵反映:段里有几名领导干部用公家的材料和人工为自家房子做了四个大窗户罩,一分钱也不掏,群众意见很大。有些同志半开玩笑地说:“老赵,这回看你的了!”这句话,老赵听得很清楚,也明白其中的含义:群众在看自己敢不敢秉公处理。
老赵回到家里,反复想:管还是不管?管吧,会得罪顶头上司;不管吧,就会在群众中降低纪检工作的威信。最后他下了决心,不论对谁,都要坚持原则,认真查处。第二天,老赵对这个问题做了详细调查,情况完全属实。尽管他和这几个领导干部共事多年,相互关系也很密切,还是毫不犹豫地来到上级机关,告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一状。如何赔偿收费呢?有个段领导说:“每个收四元算了,这是我们几个人合计的。”老赵说:“不行,按工料费计算,该收多少钱一分不能少。”最后,每个窗户罩按十元赔款,主要责任者还在段党委会上作了检查。
前年2月,有人向老赵反映,北京铁路局有两名处级领导干部,用段里的汽车为自己搬家,至今未付汽油费,经管此事的人碍于情面也不敢去催要,问老赵怎么办?老赵回答:“越是领导干部越应以身作则,不论哪级干部,都不允许违反《准则》。”他当即叫段经办人给铁路局打电话,找到这两位领导干部,催促他们交汽油费。2月15日,二十六元四角汽油费交到了段财务室。
“老赵真敢碰硬,党内不正之风还真有治哩!”赵永川铁面无私、忠于职守的事迹,在丰台车辆段职工中传诵。 (傅玉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