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西欧汽车之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21
第7版()
专栏:

西欧汽车之战
罗晋标
西欧是汽车工业发达的地区,在相当长时期内,西欧汽车的生产和出口均占世界首位。但近年来,由于西欧汽车市场的需求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又面临日本汽车的强有力竞争,因此,“汽车战”在西欧市场上十分激烈。
在这场汽车之战中,对垒的主要是六家汽车工业大公司:意大利的菲亚特汽车公司、联邦德国的大众汽车公司、法国的普吉奥—雪铁龙汽车工业集团和雷诺汽车公司、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
在1984年,上述公司在西欧汽车市场中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菲亚特12.7,大众11.8,福特12.8,通用11.1,普吉奥—雪铁龙11.6,雷诺11.0,日本10.1,其他18.9。在1985年上半年,经过激烈的争夺,情况有所变化,各家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菲亚特12.9,大众12.9,福特11.7,通用11.6,普吉奥—雪铁龙11.6,雷诺11.0,日本10.3,其他18.0。由此可见,在西欧汽车市场中,六家大公司中每家所控制的市场均在11—13%之间,相差不过2—3%,而每家公司在竞争中的胜败也正是以在这两个百分比之间的变化来衡量的。
目前,西欧汽车市场已基本饱和,汽车生产能力每年过剩约二百五十万辆汽车。在七十年代,西欧汽车销售量的年增长率为6—7%;而据最乐观的估计,未来五年的销售量年增长率仅为2%。在此情况下,一家公司的发展就必然要使另一家公司付出代价。即使是为了争得需求市场的一个百分点,也需要作出巨额的投资。今天,如果要推出一种新型号的汽车,至少需要五亿六千万美元的投资;而要推出一种新型发动机,花费也少不了多少。各公司间争夺战正是围绕新型汽车进行的。目前,一种新型汽车的平均寿命已减少到六年左右。此外,为了保持和刺激需求,各公司不得不连续不断地做广告宣传,根据市场情况经常调整价格(大体相同的价格或减价)。例如,为了控制占西欧汽车市场不到5%的意大利市场,平均每年就要花费约四千万美元作广告或减价。
近年来,日本汽车迅速而有效地打入了西欧市场,使西欧汽车工业中的竞争更趋激化。1984年,日本生产的汽车在西欧市场上出售了一百二十一万辆,夺去了西欧汽车市场的10.1%,1985年上半年,又上升到10.3%。日本汽车在西欧市场上竞争力强,主要是因为价格比较低,一辆日本汽车比竞争对手的同类汽车大约便宜二千美元。
在目前世界汽车生产中,任何一家那怕是最大和最富有的公司也难于单独地在竞争中保持或发展优势,因此,日美、日欧、欧美的汽车公司之间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又发展了日益密切的联系。据报道,为在日益尖锐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菲亚特汽车公司曾试图与福特汽车公司欧洲分公司合并成立年产并销售汽车三百万辆、控制25%的西欧汽车市场的一个超级汽车生产公司,但由于在新公司的领导权问题上互不相让,历时近一年的谈判最近告吹。
看来,各大汽车公司为了加强自身的竞争能力,都将在改善经营管理和降低生产成本、产品多样化、技术革新和投资方向等方面作出新的努力。可以预见,西欧汽车之战必将更加激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