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根据首都市场的需要发展商品生产 顺义县调整产业结构经济见成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23
第2版()
专栏:

根据首都市场的需要发展商品生产
顺义县调整产业结构经济见成效
本报讯 北京市顺义县,把适应首都生产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目标,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为把顺义建成首都的食品基地,这个县从八十万亩农田中拨出十四万亩种植经济作物,并大力发展饲养业。县、乡、村各级分别对种植粮菜瓜果和饲养家畜实行经济补贴。针对首都冬春缺少鲜细菜的状况,积极发展地膜和温室,去年年底蔬菜种植面积比年初增加一倍。据统计,去年首都郊县为北京市场提供的农副产品中,有五分之一的生猪、六分之一的鲜蛋、三分之一的西瓜来自顺义。
首都市场缺什么,顺义就尽其所能地上什么。北京做衣难,顺义几年间便开设服装厂一百一十四家,年产服装一千二百万套。生产童装利薄,因此市面上童装短缺。顺义县就开办了童装厂十余家。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给首都印刷业带来较大压力。为促进科技文化交流,顺义办起了七十多家印刷厂。首都市场小商品不足,他们便开办生产小刀剪和胸章等商品的工厂。他们还根据首都人民对饮料需求量的增加,开办了年产四万吨的啤酒厂和十几家饮料厂。并筹建快餐厂,以解决首都“吃饭难”问题。
顺义还利用离京较近、交通方便、劳力充足、地域广阔等优势,为首都基本建设提供了四万多劳力和大批建筑材料;为市区数百家工厂进行零配件的配套加工,促进了首都工业的发展。这不仅便利了首都,也使顺义的财政收入猛增。去年,顺义农民人均收入上千元;全县工农业产值突破十亿元大关。(武培真 刘希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