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寒冬话温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23
第5版()
专栏:卫生与健康

寒冬话温补
上海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 贝润浦
寒冬腊月,冰封大地。
医学研究证明:当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人体呼吸道粘膜抗病能力明显下降,上呼吸道感染和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显著增加;寒冷可使血液循环变慢,血粘度增加,血管收缩,管道变窄。加上寒冷刺激会使体内一种叫做儿茶酚胺物质的数量增加,易使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因此,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如突遇暴冷容易发生心肌梗塞;脑动脉硬化患者遇寒流突袭也容易发生脑血栓而中风。此外,寒冷可耗散人体内的能量,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使一些慢性病患者常在严寒季节发病。
那么,体质虚弱的人如何增强冬季的抗寒能力呢?除了体育锻炼之外,中医有一个法宝——冬令温补调理。实践证明,年老阳虚之人在冬天适当进食温补之品,能壮复元阳,温煦血脉,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对某些疾病有预防作用。
有一位冠心病患者,以往每年冬天要发作心绞痛,几次因心肌梗塞送医院抢救。后来中医建议他在冬天服用以党参、黄芪、附子、桂枝为主的温补药,近几年未发生过心肌梗塞。
某医院曾随访一百例冬季发生过缺血性中风的患者,根据本人愿否服用中药而分成两组。愿服中药的五十例患者在冬季给以黄芪、熟地、补骨脂、仙茅、仙灵脾、川芎、当归等温补活血药治疗;不愿服中药的五十例患者给以西药对症治疗。观察三年后,据统计,在不愿服中药的五十名病人中,中风在冬季复发者有十八例;而服用温补药的五十名病人中,仅有一例在冬季复发中风。
此外,根据一些老中医的经验,对在冬季容易发作的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和因阳虚在冬季经常感冒的患者,采用益气温肺、温补肾阳的方药治疗,如金匮肾气丸、蛤蚧粉、胎盘粉、十全大补丸等,可获得显著的预防效果。有些老年人在冬季出现体温比常人下降摄氏一至二度、特别怕冷、四肢不温、精神萎靡等症状,称为“老年性低体温症”,服用中药红参、附子、肉桂、当归、干姜、苁蓉、桂圆、胡桃肉等温补药,可逐渐使低体温恢复正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