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秦岭深处的“布达拉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24
第3版()
专栏:自然保护区景物

秦岭深处的“布达拉宫”
牛角
佛坪,是秦岭南坡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城。这里最能引起外来人注意的,莫过于依山势建立的林业部佛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楼:一层层石砌护坡蜿蜒而上,气势雄伟,俨然一座城堡。难怪人们给它一个雅号——“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下设三官庙、大古坪和岳坝三个保护站。整个保护区位于陕西省佛坪、洋县与太白交界的三角地带,是大熊猫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去年3月,一只罕见的棕色大熊猫“丹丹”在这里被人们发现和抢救后,“布达拉宫”的名气就更大了。
“丹丹”被人们发现时已经奄奄一息。送到“布达拉宫”后,有关人员立刻全力投入抢救,给它服土霉素、胃蛋白酶、葡萄糖、果味V·C。经过精心护理,这只雌性大熊猫已经恢复健康,体重增加了四十多斤,毛色又光又亮,被称为“金发女郎”。4月底,“丹丹”有发情表现,被送往西安动物园“择婿”配对。可惜因“感情不合”,交配没有成功。
“丹丹”之所以引起轰动,主要是它那棕白相间的毛色。从已知的历史记载、调查报告或动物园的饲养记录看,大熊猫的毛色历来只有黑白相间一种。“丹丹”的棕白毛色是因个体的遗传变异引起的,还是说明野外本来就存在着棕色大熊猫的小种群?目前尚不得知。据三官庙保护站的同志讲,他们最近还在野外观测到一只棕白色大熊猫。
由于地貌复杂、气候优越,保护区内分布着丰富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动植物。除大熊猫外,这里还有金丝猴、羚牛、林麝、红腹角雉等三百余种动物,两千多种高等植物。
这里的动物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如金丝猴、金毛扭角羚等的毛色,都比在外省的“兄弟”要“黄”一点。从该地区调出的金黄色毛皮的动物,到外地也要“褪色”发灰。似乎金黄色是秦岭的特有颜色,是水土、环境还是植被造成这种现象,现在还无答案。不过已经有人试图从这个角度来解释“丹丹”的棕白毛色了。
在秦岭的密林之中,不时可以见到房屋遗址,这是人们从前避战祸的“避难所”。每逢兵荒马乱,深山里的人就多了,山林就遭到破坏;天下太平了,人们又流向山外,被破坏的山林也就慢慢恢复起来。所谓“人进(熊)猫退,人退(熊)猫进”这个事实,对我们今天的抢救大熊猫工作是不无启发的。大熊猫在地球上已存在了三百万年,就算竹子六十年开一次花,大熊猫至少也经历了五万次“饥荒”,然而它并没有灭绝。看来,造成大熊猫目前的困境,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一个原因。只要有意识地约束一下生产活动范围,再辅之以各种抢救措施,大熊猫是不难度过饥荒的。这也正是“布达拉宫”的工作人员目前正在努力做的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