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到远郊区县挖潜力——北京市体育工作会议侧记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24
第3版()
专栏:体育

到远郊区县挖潜力
——北京市体育工作会议侧记之三
本报记者 汪大昭
几位来自远郊区县体委的同志直率地指出,北京市体育工作布局上存在着不协调的状况:重三大球轻其它项目;重优秀运动队轻业余训练;重城区轻远郊。随着城乡经济形势的发展,远郊区县的体育工作有崛起之势,运动成绩与城区的差距正在缩小,有些项目已逐渐赶上或超过城区,门头沟、怀柔、顺义等区县都出过全国冠军。
远郊区县学校体育的优势不仅是场地相对宽敞,那里还有一批事业心很强的教练和体育教师,以及人数众多的热爱体育、肯吃苦的青少年。
延庆县体校几年前办起举重班,只有一名教练、一点简单的举重器械和一间木板房,几个孩子憋足了劲刻苦训练,结果,三人被选入北京队,两人达到运动健将标准,一名还被国家队教练看中。曾有二十五年体育课教龄的顺义县杨镇中学副校长赵振宗,在会下向记者介绍说,杨镇中学体育教师有岗位责任制,校代表队的运动员有等级和升降级制。由于职责分明,制度健全,全校师生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教师们编写出一套八万多字的体育课教材教法,学生们在县、市和全国中学生比赛中战绩突出。最近,该校被国家体委和国家教委评为全国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北京郊区不乏此类典型。
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远郊和农村大有潜力。对这一点,现在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清醒的分析,把注意力向远郊转移。比如,加强远郊区县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提高教练员水平,把全市性竞赛活动安排在远郊。假如发挥出十个远郊区县的优势,再加上四个城区、几个近郊区和一批高等院校,北京体育何愁后备无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