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有和平才能持久地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24
第6版()
专栏:

有和平才能持久地发展
本报记者组
人们常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需有两个基本的条件:和平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我们来到约旦哈希姆王国,发现它的经济建设正好缺少这两个保障。其一,战后的中东风云多变,战火频仍,约旦处于其境,且与虎视眈眈的以色列为邻;其二,约旦国土80%是沙漠,可耕地不到10%。仅此两条,不要说建设,就连保障生活这一项,就足以使精明的经济专家苦恼了。但是约旦政府积极发展与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其它国家的合作,在动荡不安的间隙建设和发展自己的国家,而且使约旦的经济取得令人注目的发展。这不能不说是约旦在外交和建设方面的一个成就。
如何解决资源贫乏的问题?约旦基本上是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充分开发有限的资源和大力开发丰富的人力资源。
在自然资源开发方面,约旦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基本上是对国土资源进行调查,并进行经济建设的准备工作。调查后发现,约旦没有石油,却有丰富的磷酸盐、钾盐等矿藏,还有可供开垦的约旦河谷。在这些资源上可作不少的文章。六十年代曾计划开发约旦河谷,但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之后,计划未能完成。1973年,约旦开始执行第一个三年经济计划。这个计划为后来的五年经济计划打下了基础。在1976—1980年的五年经济计划中,约旦把促进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建筑业、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的发展作为重点,总投资达一百亿美元以上,迅速扩大了约旦的工农业基础。上述生产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34.1%提高到了38.8%。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新的五年计划(1981—1985年),又规定将这一比例提高到46%。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的同时,约旦利用阿拉伯国家的援助和其它外资,大力兴建了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设施。短短的几年时间,约旦的高速公路已是四通八达,通讯便捷。医疗文化设施也已现代化。旅游设施齐备,外国旅游者在1980年曾达一百六十万人,旅游收入达五亿多美元。198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七百四十第纳尔(合二千多美元)。
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上面,他们早在六十年代就开始大抓教育事业,每年的教育经费占当年财政支出的8.5%以上。到1984年,在校学生已达八十五万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现在国外的留学生有五万人。约旦开发人才也输出人才,特别是向阿拉伯产油国家输出人才。据此,有人说约旦是个“没有石油的石油国家”。一位约旦朋友自豪地告诉我们,十年前,阿拉伯半岛的广播电视技术人员70%是约旦人。约旦目前派往国外的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工人等已达三十万人,每年汇回近十二亿美元的外汇,它成为约旦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手段。另外,目前约旦的政府工作人员、大学教师、企业领导人以及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已全部是约旦自己的知识分子。他们将整个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一名西方银行家曾称赞约旦经济“是中东地区管理得最好的经济”。
但是,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约旦经济遇到新的困难。第一、两伊战争使伊拉克财力消弱,因而减少了从约旦的进口。黎巴嫩内战,阿以对峙和整个中东局势的动荡,使外国旅游者大量减少,旅游收入随之下降。约旦为自身安全计,不得不保持较高的国防开支,估计约占每年总支出的四分之一。第二、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影响了磷酸盐等产品的出口。第三、石油价格的降低和两伊战争使这个地区阿拉伯国家的发展速度放慢,导致这些国家裁减外籍人员,约旦侨汇收入减少。同时,这些国家的对外援助也减少了。第四、约旦缺乏能源,粮食不能自给,每年都需大量资金进口石油和粮食,而且随人口的增加,进口量也越来越大。由于以上原因,约旦外贸逆差逐年扩大,而自身财源又萎缩,结果是财政赤字增大,外债增加。1984年的财政预算赤字比上年度增加了43.8%,达四千一百万第纳尔(合一亿多美元)。对于一个缺少资源的国家来说,这是个不好的兆头。
在我们采访过程中,无论是约旦经济专家,还是新闻同行,都对我们坦率地谈到约旦的经济困难。目前出路何在?显然,约旦经济问题的根本解决,是与整个中东和阿拉伯世界的形势发展分不开的。中东问题特别是巴勒斯坦问题不彻底公正地解决,两伊战争、黎巴嫩内战不停下来,整个地区(包括约旦)的经济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可以说,发展经济固然是约旦人民的迫切愿望,而“和平”更是他们的迫切愿望。
除了以“和平”求“发展”这一根本的办法外,约旦朋友认为,约旦经济在目前情况下必须注意解决下面的几个问题:一、加强基础工业和农业生产,寻找新的出口市场;二、调整国营企业,发挥私营企业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三、对消费进行指导,将旅外侨民的游资吸引到生产投资上来;四、加强同阿拉伯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取长补短,才能发展。
我们赞同约旦朋友的意见,如果整个阿拉伯世界能进一步团结合作,这对于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对这个地区、对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也赞同约旦朋友希望与中国发展经济合作的愿望,目前的约中经济合作已有了一个良好开端。我们不仅希望约旦人民能克服目前的经济困难,在经济建设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更希望约旦人民的和平愿望能够得到实现,约旦人民能在和平安宁的环境里进行经济建设。(附图片)
图为位于死海边上的钾盐厂的采盐机。本报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