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战乱中的阿富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25
第6版()
专栏:在外国报刊上

战乱中的阿富汗
本报讯 苏联入侵阿富汗已逾六年。去年岁末,法国《快报》刊登了让一皮埃尔·佩兰采写的一篇文章,揭露了这场旷日持久的侵略战争给阿富汗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摘译如下:
夜幕在山脊的那边隐隐晃动。一支阿富汗抵抗部队驻足休息。山下,河谷的湍流已经封冰。四周万籁俱寂。没有一丝灯光,没有一缕炊烟。在一堵残垣的隐蔽处,有几个抖抖索索的身影,那是为了逃避苦难和死亡而前往巴基斯坦的人们……
翌晨,这支小部队踏着山间小径又出发了。走过的村庄都空空如也,只有几个老人和孩子还在种地和放牧。在阿富汗全国,从帕米尔到赫拉特草原,苏军残害平民百姓和狂轰滥炸的消息不胫而走。农民纷纷离乡背井,亡命他乡。在巴基斯坦的难民营里,有二百五十万无家可归的人们。在伊朗,还有一百五十万难民。为了躲避苏军的武装占领,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已经逃往国外。在某些省份,许多村子已经空无一人。
突然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几个小时之前,他们要去汇合的基地遭到苏联突击队的袭击。由于指挥员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游击队员不仅全部撤离,而且武器也都完好无损,敌人没有捞到什么油水。
游击队已经拥有地对地和地对空导弹,连喀布尔也在射程之内。他们登上高地,将导弹瞄准北方。待到天黑,才能发射。战争也有它自己的规律。在苏军侵阿六年之后,形势已经改观。那些为了保卫家园而拿起武器的衣服褴褛的农民,现在已经成了掌握某种专长的战士。尽管抵抗运动还有不足之处,但反击敌人的能力已大大加强。
现在,他们已不再在交通干线上打埋伏了,而是进行一场有战线的游击战。他们的地对空导弹已对苏联空军构成威胁,那些直升飞机不得不时时保持警觉。每当一架飞机起飞,总要施放些诱惑物,以便逃脱导弹的袭击。游击队的地对地导弹已使喀布尔的总参谋部恐慌不安,连卡尔迈勒的国防部副部长也承认“命中率很高”。
对苏军来说,每个阿富汗人都不可信,不是被怀疑支持抵抗运动,便是被怀疑不拥护卡尔迈勒。于是,他们实行恐怖政策:摧毁村镇,破坏水渠,践踏庄稼,杀害牲畜。有的过去人口十分密集的省份,现在所剩居民竟不到一半。奥地利法学家费利克斯·埃尔马科拉在一篇报告中认为,在阿富汗,侵犯人权的现象从来没象现在这么严重。他揭露苏军“使用毒药,乱抓人质,残酷报复,虐待俘虏……。”所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再次通过谴责苏军侵阿的正义声明。
对苏联来说,阿富汗如果不是变成另一个越南,事实上也是一个陷阱。最近投向抵抗运动的一位中校说,苏军“士气极低”,不时发生哗变事件,致使一些士兵受伤。
在白沙瓦的难民营里,人们怀疑这场战争永远不会了结。一位老媪说:“流亡流亡,死后也不能葬在故里的墓地。”别人都不敢对她说,她将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家乡和儿子了……
(杨汝生编译)(附图片)
阿富汗游击队英勇战斗击毁苏军战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