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绿色花环”菜市场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25
第6版()
专栏:南斯拉夫通讯

“绿色花环”菜市场巡礼
本报记者 严正
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一百四十七万居民,每年要消费数十万吨蔬菜和水果。它们绝大部分是由个体农民生产,并通过全市大大小小的菜市场提供的。南斯拉夫的菜市场是怎样组成和管理的?是否类似我国的农贸市场?记者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访了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绿色花环”菜市场。
这是一座有六十多年历史的菜市场,占地七千多平方米,状似一只横放的大花环,居中几幢颇有东方台榭楼阁风格的灰色建筑里,开设着自选商店、猪羊牛肉铺子和出售火腿、香肠、美酒、面包的食品店。沿着中心建筑,向四面八方密密层层地排列着一米宽二米长的售货台。这些售货台被划成六个区域,分别出售蔬菜、水果、家禽和肉类、蛋品、奶制品以及各种日用手工业品。而在菜市场的四周,出售报刊、香烟、花草、冷饮和热食的小亭子、小商店鳞次栉比,形成了菜市场的一道“屏障”。
记者来到菜市场时正值上午九、十点钟营业高峰,货物满台满架,人群熙熙攘攘,整个菜市场宛若一个大漩涡。据统计,每天有两万多居民来此采购,一天的营业额达两亿第纳尔。
在贝尔格莱德,象“绿色花环”这样的市级菜市场共有三十四个,它们通常都是由商店、售货亭和露天售货台组成的综合体,以出售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为主,也出售包装用品和日用手工业品,但规定后者的经营面积不能超过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据“绿色花环”菜市场经理拉·沃采维奇介绍,菜市场的卖主约有70%是个体农民,他们每天清晨用自备汽车或乘火车把农产品运到这里出售。另30%是农业联合企业和生产合作社等社会所有制的企业单位。公私并存,双方在商品的品种、质量、数量和价格方面互为补充、互相影响又互相竞争,但公营企业在许多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以价格为例,个体农民在菜市场出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时,可以按照供求关系自由确定价格,但实际上它们总是环绕着公营商店的价格上下摆动。比如贝尔格莱德公营商店里一公斤上等水蜜桃的价格为一百第纳尔,而农民根据自己产品的质量和市场情况,往往把其价格定在八十至一百二十第纳尔之间。由于公营商店的主导作用,南斯拉夫菜市场的价格变化在一天的不同时刻和地点虽有差别,但很少大起大落。
沃采维奇经理还告诉记者,根据商品流通法,南斯拉夫所有的菜市场向全国各地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组织和获得批准的商人、商业组织敞开大门,他们来到“绿色花环”菜市场只要付上利用此处店面和售货台的租金,无需另外缴税,就可以自由出售自己的商品。这种“开放政策”和便民措施,使“绿色花环”菜市场一年四季货源充裕。这里不仅出售南斯拉夫各地的产品,还出售苏联的伏特加,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的体育、工艺品,意大利的牛仔裤和罗马尼亚的纺织品等“舶来品”。但菜市场只许从事零售活动以满足居民的需要,禁止收购和倒卖商品,否则如被发现则予重罚。
菜市场有非常严格的卫生、保健措施。记者看到,凡进入菜市场的农产品都是新鲜、质好并经过整理、洗净的,过期的变质物品一律严禁入内。所有商品只能放在售货台和货架上,不允许摊在地上出售。蛋、肉和奶制品要经过菜市场的卫生站检验,出售此类物品的售货员须穿戴白色衣帽,容器要干净,不许用手抓食品。个体农民出售的小猪、羊肉和家禽除经质量和卫生检查外,还必须整只出售,防止以次充好,鱼目混珠。菜市场由市清洁队每天中午和晚上打扫两次,每周消毒一次售货台。“绿色花环”菜市场十五个工作人员中,有一位经理、一位会计,其余十三人全都从事卫生保健和商品质量的检查工作。
由于尊重价值规律,加强科学管理,南斯拉夫的菜市场既繁荣热闹,又井井有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