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国际石油供过于求 油价进一步下跌 沙特呼吁世界产油国达成限产协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25
第7版()
专栏:

国际石油供过于求 油价进一步下跌
沙特呼吁世界产油国达成限产协议
本报综合新华社和外电消息 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趋势更为发展,石油价格进一步下跌。沙特阿拉伯呼吁世界主要产油国就石油产量达成协议,以恢复石油市场的稳定。
沙特阿拉伯石油大臣亚马尼23日在维也纳发表谈话,称赞挪威表示愿意减少石油产量的声明是
“实际的和现实主义的态度”。他说,他以满意的心情收到了这个声明,认为挪威的态度有助于避免“已经冒出地平线的灾难性的油价崩溃”。
亚马尼强调说,非石油输出国组织产油国与石油输出国组织就石油产量达成协议非常必要,“首先是英国,它的石油产量一直在增加”。这种协议还必须包括其他重要产油国,例如墨西哥、苏联、埃及、马来西亚、阿曼等,当然还有挪威。这样达成的协议不仅符合产油国的社会政治利益,也可避免对国际金融和贸易系统以及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可以预见的可怕后果。亚马尼表示,如果达成全球性的协议,明确保证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市场份额在日产一千六百万桶以上,该组织愿意“遵守纪律”。但他指出,如果不能就石油产量达成一个现实的协议,“油价将无止境地螺旋式下滑,每桶原油价格可能跌到十五美元以下。这将给整个世界经济带来有害的和危险的后果”。亚马尼警告说,如果达不成协议,“我们大家只好共同尝苦果”。
纽约能源资料公司副总裁斯蒂芬·史密斯21日说,去年12月初以来原油价格每桶下跌六至八美元,目前现货价格大约每桶二十美元,如果原油供应量继续大于世界石油市场的吸收量,那末目前的石油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跌到十五至十八美元。
为了力保石油市场的稳定,石油输出国组织自1983年初实行减产保价政策,并要求英国在减产保价方面予以合作,但均遭英国拒绝,英国甚至乘机大力增产石油,继续夺取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部分销售市场。去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把减产保价改为减价保产,力争恢复该组织在世界石油销售市场上的“公平份额”。以沙特阿拉伯为主的石油输出国组织也增加了产量,并削价销售,这就使由于英国等非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大量增加和销售石油所造成的石油供过于求情况更为严重,油价下跌更甚。
1月20日,西欧现货市场上英国标准原油——布伦特原油每桶价格从去年11月中旬的三十点五美元猛跌至十九点五美元,六年来第一次降到二十美元以下。22日,布伦特油价进一步跌到每桶十九点零三美元,23日又跌到十八点三五美元。受其影响,英镑对美元的汇价下降,英美石油垄断公司的股票价格普遍下跌。
目前有迹象表明,英国和挪威的态度已有所松动。在北海油价猛跌引起的一片惊慌声中,挪威石油和能源大臣于1月22日宣布,挪威愿意考虑为维护油价而减少产量,条件是其他产油国、尤其是北海油田伙伴英国也必须这么做。英国外交大臣近日已经邀请沙特石油大臣亚马尼访问英国,就石油政策与英国政府进行“非正式”会谈。此外,科威特石油大臣将应邀于2月上旬前往莫斯科,与苏联政府商讨世界石油市场形势和防止油价战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