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活跃在农民中的科学家——访著名植病学家陈延熙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29
第2版()
专栏:

活跃在农民中的科学家
——访著名植病学家陈延熙教授
楠客 兴烈 伯川
农业科研与生产脱节,是个老问题了。虽然这几年有些好转,但仍然有不少科研成果,农民们不喜欢应用。农业科研人员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冬天的一个星期日,我们在中国植病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农业大学教授陈延熙的家里,和他进行了座谈。这位七十二岁的著名植病学家谦虚地说:“在这方面我也做得不好,还是谈谈体会吧。”他点燃一支香烟,说:“我看,这里的关键是怎样看待农民。”
“拜农民为师不是客套话,他们确有经验值得学习和研究”
我们知道陈延熙几十年来是爱和农民交朋友的,北京、河南、新疆等很多地方的农民都认识他。农民从他那里得到了解决难题的科研成果,他也从农民那里得到了研究课题。
五十年代,我国农村的苹果腐烂病大量发生,造成很大损失。陈延熙和植病学界的同行都把防治这种病当作重要的课题。然而,在实验室里研究出的一些成果,见效不是很大。正在陈延熙为难的时候,农民告诉他,苹果和梨混栽的果园,苹果腐烂病、锈果病最严重。如何解释这种现象,过去书上没有记载。陈延熙立即进行核实、研究,结果证实了农民的话。
陈延熙和他的同行们经过大量的实验和分析,终于找到了理论根据,原来,梨树是苹果腐烂病、锈果病的病源物,它本身不形成症状。农民知道了这个道理,再不把苹果和梨混栽了。
防治果树炭疽疡,书上讲落花后打几次药就行,但农民告诉陈延熙,早打药效果好。感性认识经过陈延熙的实验、研究,形成了一个理论:要考虑病菌的潜伏侵染!根据同样的理论,六十年代他在河南省提出甘薯收获时就要处理种薯,不让它们带病。据测算,河南省应用了这项成果后,二十年来获得生产增值上亿元。
谈起这些,陈延熙说:“要不是有农民朋友,我不可能受到启发,取得成果。”
“科研成果交给农民,不是恩赐,而是科研的再提高”
1979年以来,陈延熙有九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其中有三项获奖。他有了科研设想,马上和农民商量;一有阶段性的结果,他就请农民帮助在实践中检验,从来不怕“走漏风声”、“泄露天机”。
增产菌是1979年上马的一个研究项目,其目的是利用生态防治的理论,造出一种菌剂,既能防病又能增产,并且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毒。菌剂搞出来后,他只交给农民一个“仅供参考”的使用方法,请农民多实践。结果,奇迹出现了,比如应用于大白菜,理论数字是增产8.5—10%,而有的地方低于这个水平,有的地方大大超过,北京海淀区竟达到26%!陈延熙说:“其中有些原因,是不难解释的;但有不少至今在理论上没有解决。”
现在,增产菌的推广应用面积有十多万亩,它的研制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重点项目。农民在实践中向陈延熙提出一个问题:虽然现在的成本每亩只需几角钱,但能不能再便宜些,使用也更方便些?
陈延熙马上把农民的要求列为新的研究课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和助手们终于从工艺流程方面打开了缺口:由液体发酵扩大到固体发酵,这样,生产效率提高了三倍半,成本降低17%,每亩只需一二分钱就够了。
我们问陈延熙,这项研究何时申报成果,他说:“不急,不急,再听听农民的意见。”
“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难题,是农业科研人员的天职”
陈延熙工作很忙,他不但要登讲台,给学生讲他提出的“植物生态病理学”,还担任华北、北京两个植病学会的理事长,主持由他创立的植病生防研究室。不管多忙,只要农民在生产实践中碰到难题,他马上列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哪怕别的事紧一紧、让一让。
去年,他在河南听到西瓜枯萎病很严重,便到农民中去了解,有个农民种了二亩西瓜,因枯萎病死得只剩四棵苗。
回到北京,他把解决西瓜枯萎病的问题列为研究课题,和研究增产菌同等看待。他常去河南找农民,河南也常有人来找他。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已经看到了可喜的苗头。
离开陈延熙的家后,我们不禁讨论起他的一番“经验之谈”。活跃在农民当中,并不只是一个农业科学家的作风问题,可以说这是农业科研人员的成功之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