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斗争就是这样坚持下来的 忆党和人民的优秀儿子——吕辉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7-04
第3版()
专栏:

  斗争就是这样坚持下来的
忆党和人民的优秀儿子——吕辉同志
胡明
皖南事变后,皖南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一支人民游击队,坚持着艰苦的斗争。在这艰苦的斗争中,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吕辉同志是其中的一个。
皖南事变以前,吕辉同志是新四军一个连队的文化教员,在事变中被俘。但在被解往集中营的路上,吕辉同志和其他几位被俘的同志设法逃出来了。逃出来之后,又找到了党的关系。以后,吕辉同志仍被派到游击队里当文化教员。他就和游击队员们一道,背起一支套筒步枪,穿草鞋,摸黑路,吃苦菜,住山棚,开始了游击战争生活。
二年后,党决定吕辉同志带领五个武工队员,开辟泾(县)、宁(国)、宣(城)地区的工作。这个工作是不容易作的。首先必须学会武装斗争和学会做群众工作。但是,对于武装斗争,吕辉是不熟悉的。第一次,他带这一支小武工队在宣城山里打埋伏,没有等敌人进入伏击圈就打了枪,结果只打伤了一个敌人,其他的都跑了。仗打得不好,大家都埋怨说指挥不行。吕辉同志不灰心,第二次又打旌德一个伪乡公所,也没有打下来。虽然碰了几次钉子,吕辉同志并不灰心。以后,他们配合别的游击队打了几仗,有了一些缴获;这样仗愈打愈多,本事也打出来了。以后打何村敌人,打泾县冬防队,都是干脆彻底地消灭了敌人。就这样,吕辉同志学会了武装斗争的本事。
吕辉同志除了带游击队打仗之外,还要做群众工作。泾、宁、宣地区的工作是难做的。这个地区情况复杂,特务多,敌人的情报网也很严密。吕辉同志进入这个地区后,就紧紧掌握住依靠群众这一基本环节。他们深入地开展群众工作,并替群众解决困难。经过一个时期的工作和斗争之后,他们和群众建立了血肉相连的关系。他们有了力量和办法,不仅克服了各种困难,而且避免了多次危险。有一次,宁国大方山有几个叛徒,以假装积极的办法骗取了吕辉同志的信任。他们和敌人暗中布置好了一个圈套,准备下一次吕辉武工队活动到大方山时,一面派人招待,一面派人报信给敌人来包围,把吕辉武工队一网打尽。叛徒们的阴谋是毒辣的,过去曾有几个红色游击队员就在这里吃过他们的亏。但是,这一次不同了,群众事先把叛徒的阴谋告诉吕辉同志。吕辉同志没有受到危害,相反地,给予几个叛徒以应有的惩罚。
一九四六年夏,吕辉同志受了一次严重的考验。这时他所带的游击队内发生了一次叛变。部队内部有几个不纯分子,经不起残酷斗争的考验,由动摇而走向和敌人勾结。有一天,这些叛徒乘吕辉同志外出工作,组织一次内部大叛变,打死三个干部,拖走十多支枪。吕辉同志辛苦经营的游击队几乎被他们搞垮,只剩下八、九个人了。但是吕辉同志并没有灰心丧气,他向组织上表示:“我决不离开板桥(游击根据地),我坚决在板桥干。”吕辉同志的信心是有根据的,他有着和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群众说:“只要吕辉在,我们就照样干,有共产党我们就有办法。”此外,和他在一起的,还有八、九个经过考验的同志为骨干,再加上群众的拥护,就有了信心和力量。吕辉同志掩埋了自己同志们的尸体,检讨了自己领导的错误,继续坚持斗争。党的旗帜仍然飘扬在板桥山里。
一九四七年在皖南是个大发展的一年。游击战争、群众运动蓬蓬勃勃地展开着。皖南、苏南等地游击队由八百多人发展到三千多人,根据地也开始建设了。这些胜利和人民解放军的南下大军起了呼应和配合的作用。走向死亡的敌人为着巩固他的江防,组织更大的力量向游击队进攻。敌人这一次“清剿”,从一九四七年冬一直延续到一九四八年春。泾、宁、宣板桥地区,是当时敌人“清剿”的重点之一。这时泾宁宣游击队已经发展到二、三百人,吕辉同志(当时任县委副书记)率领着这支武装和敌人进行着顽强的斗争,并取得不断的胜利。一九四八年一月,敌人以六十三师为主力,集中约二千人的兵力,进占板桥,斗争遂进入更艰苦的阶段。这时吕辉同志率一个连,转出外线活动。当他们转到旌、宁边蜡烛山地区时。敌人分几路来包围他们。吕辉同志集中力量,击溃一路敌人,消灭了宁国敌自卫队一个排。这一仗本来打得很漂亮,但在战斗快结束时,吕辉同志暴露了自己的指挥目标,被敌人的冷枪打穿了小腹,立刻倒下去了。他躺在血泊里,对同志们喊着:“我不行了,你们不要管我,你们快去消灭敌人。”吕辉同志,党和人民的优秀儿子,就此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牺牲时年仅二十六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