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看话剧《十五的月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01
第8版()
专栏:剧评

看话剧《十五的月亮》
王正
开封市话剧团演出的话剧《十五的月亮》,去年曾获河南省首届戏剧大赛金牌奖。当这个戏在新年伊始来京演出之际,我怀着浓厚的兴趣,急匆匆地前往观看。
这出戏,的确能使观众的心灵受到震撼和启迪。我在看戏的过程中,内心里交替进行着双重的思考。
一方面是关于这个戏的内容的思考,我觉得它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唱出了时代的强音。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在云南边境前线浴血奋战,显示出英雄的品德,堪称当代最可爱的人。有的姑娘对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有的姑娘却在战士面临生死考验的关键时刻背弃了他们。更可恨的是那种在后方欺凌战士的母亲而进行营私舞弊的人,戏里的那个叶主任为了建鸡窝竟不惜使尽手腕霸占袁母的三间房屋;而当袁母瑟缩在凄风苦雨的漏屋下,一心体谅着国家的困难,思念着党的恩情时,她哪里想到自己的儿子已在前方牺牲了?庄严和丑恶,崇高和卑劣,英雄的正气和某些角落里的不正之风,是这样尖锐地相对照,相矛盾,而这正是当今的现实图景!面对前方战士们的伟大胸怀和崇高品德,每一个人的灵魂都将受到检验,每一个人都会感到应该颂扬什么和鞭挞什么,从而受到激励。
另一方面是关于这个戏的创作的思考,我觉得它保持了话剧创作的好传统,富有现实主义艺术的真诚和质朴。当前,党中央正在号召端正党风,这个戏无疑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近几年来,为了清除戏剧创作上“左”的思想,反对创作上的公式化和概念化,我们不主张简单地以戏剧来配合政治任务,图解政策。同样的,我们也反对戏剧创作脱离现实,脱离政治。因而,我们不能不看到,那种高昂的、雄壮的、概括时代精神的英雄的诗篇,那种揭示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尖锐矛盾以及富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作品,在近一两年里是比较少了。正因为如此,话剧《十五的月亮》的震动人心的力量和较强烈的剧场效果就不能不引人深思。在这出戏里,可以明显地觉察到作者浓烈的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直率的看法,对人民子弟兵和普通老百姓的敬爱和同情,对不道德的背弃者的斥责以及对蝇营狗苟搞不正之风的人的鞭挞。这些都说明他们是有感而发,有话要说,并不是单纯为了配合政治任务,从概念出发才写这部戏的。
这出戏采用了直白的写实手法,艺术上朴素无华,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全剧中穿插了许多动人的歌曲来强化感情。这样我们就通过一些常见的人物形象而看到了既真实又震撼心灵的生活图景。
有的同志认为这出戏在艺术上还嫌粗糙,我是赞同的。剧中一些生活中的普通人,如女演员方小妹、记者吴安、军属袁母等,都写得自然真切,恰如其分,也很动人。而连长袁少林、指导员方华,却因为作者对前方的生活不熟悉,写得不够丰满。特别是剧中的几位领导干部,如马市长、叶主任等,看来作者更为生疏,写得有的象言论老生,有的象自我揭露的漫画人物。戏的结尾部分,情节的编织和纠葛、正面人物的慷慨陈词,代替了几个主要人物应有的性格的升华,这与作者的生活根底和艺术功力有关,也可能是创作过程过于匆忙所致。尽管有这些缺点,我仍然认为这是一出适应现实需要、切中时弊、震撼人心的好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