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愚公精神万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02
第2版()
专栏:长话短说

  愚公精神万岁!
  江畅
神州大地愚公多。通讯《绿色丰碑》就是一曲愚公精神的赞歌。
塞罕坝地处高寒地带,一眼望不到边的荒原,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9℃,最冷时达到零下44℃。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建设新的林区,谈何容易!然而,一批批创业者,从林学院、林校等来到这里,建起了林场,扎下了根,经过二十五个春秋的拚搏,使一千多平方公里的荒原披上了绿装。他们靠什么?靠愚公精神。
在塞罕坝造林,要经得起艰苦的考验,要吃得大苦、耐得大劳才行。他们经受住了。虽然生活艰苦,可是他们同艰苦奋斗,乐在其中。你看林区的那副对联,上联:一日两餐有味无味无所谓;下联:爬冰卧雪苦乎累乎不在乎;横联:志在林海。有了这种崇高的思想境界,他们战胜了艰难困苦,无论是在“困难时期”,还是“动乱年代”,都能脚踏实地,干出成绩来。
有一阵,愚公精神被人曲解为“光着膀子傻干”,认为治穷致富靠“北山愚公”的办法不行了,得请“河曲智叟”。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就说塞罕坝机械林场,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科学知识,不实实在在地干,树木能在这样恶劣的地方成活、生长吗?如果象智叟那样评头品足,不干实事,这“绿色丰碑”树得起来吗?可见,今天治穷致富,仍然离不开愚公精神。愚公精神并不是傻干、蛮干,而是意志、智慧、实干的统一。
要搬掉“穷困”这座大山,根本改变祖国山河面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发扬愚公精神,治穷致富,是一场韧的战斗。建设塞罕坝林海,经历了一代人的呕心沥血。许多人,象张启恩、李兴源、丁克仁等,到林场时是血气方刚的青年,如今都是五十上下的人了,为创造新的业绩,创造美好的未来,献出了青春。让祖国富强、人民富裕,需要的时间更长,需要一代以至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十亿人民团结一心,坚韧不拔,埋头苦干,象愚公那样“搬山”不止,“穷困”之山又有什么搬不掉的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