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机会、眼光和发展——黔西北、西南贫困山区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03
第2版()
专栏:通讯

  机会、眼光和发展
  ——黔西北、西南贫困山区纪事
  新华社记者 刘子富
贫困山区能不能尽快脱贫致富?记者访问黔西北、黔西南的一些贫困山区以后,得出了肯定的结论。一批初步脱贫的农户、村寨、区乡的实践表明,只要选对路子,贫困山区是完全可能较快脱贫致富的。
机会与优势
黔西北、西南属于“少、边、穷”山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地方成了本来经济不算发达的贵州省的“第三世界”。农村实行第一步改革和第二步改革,无论对富裕地区还是贫困山区,都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黔西北、西南贫困山区率先脱贫的一批典型,就是因为不失时宜地紧紧抓住历史性的机遇,勇敢地冲破了旧的经济管理体制和传统生产观念,充分发挥生产上和经营上的主动性,重新认识和发挥了自己的优势,选准一业为突破口,带动各业发展,迅速改变贫困面貌的。
地处乌蒙山腹心地带的赫章县,全县八十九个乡中八十八个是贫困乡,1984年人均占有粮食一百九十八公斤,人均收入一百一十元。这里自然条件差,种不了水稻、小麦,只能种玉米、燕麦、荞子等杂粮,产量很低。
但是这个县地下却埋着个“金柜子”,煤、铁、铝、铅锌、重晶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光煤的储量就有八亿多吨。前两年,干部、群众刚刚认清了自己的优势,曾形象地说:“看地上焦头烂额,看地下欢天喜地。”于是,他们决定扬己之长,以采矿冶炼为起步产业,走“兴工补农”的路子。煤和矿石很快就开采出来了。后来,他们了解到市场上锌非常紧俏,而这个地方早在明朝就会炼锌,土法炼锌工艺流传至今。于是,他们明确提出“挖煤炼锌同时上,‘黑财’(煤)‘白财’(锌)一齐发”。1984年,全县冶炼粗锌坯一千一百多吨,产值二百七十五万多元。初战告捷,信心大增。1985年炼锌四千六百多吨,产值增至一千四百多万元,产品供不应求。妈姑区炼锌业发展较快,现在直接从事冶炼业的有七百多人,围绕炼锌而兴起的采铅锌矿、挖煤、运输、烧制冶炼罐以及饮食、服务等各种行业,从业人员达四千三百多人。两项合计共五千多人,占全区劳动力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这些农民的收入都成倍增加,基本摆脱了贫困。
眼光与门路
改革之风吹进黔西北、西南贫困山区,促使山区一部分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首先觉醒起来,冲破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观念,逐步用商品生产的新眼光观察周围的一切,将自己、将家乡同山外的大市场联系起来,勇敢地开辟生财的门路。
黔西南安龙县有一部分石灰岩贫瘠山区,地下无矿藏,地上种粮长不好,树木也长不好。这样贫瘠的山区,怎样治贫致富?连专家也感到头疼。可是,当农民有了商品生产的新眼光以后,很快就有了新发现。在那石缝缝、石窝窝里的金银花生得叶茂花盛,而金银花正是市场上紧俏的中药材。于是,当地干部、群众搞起了金银花商品生产,把它当做治穷的突破口。自1984年起,县的农业、科委和供销等部门互相配合,热情向群众传授金银花栽培技术。现在有一千七百多农民掌握了这项技术。栽培金银花,不占用耕地,也不用施肥和花钱买种苗,或从山上移篼栽培,或剪枝扦插,然后稍加管理即可。土地贫瘠的德窝乡大水井村一百一十多户农民,前年栽培三千多笼,收入一万六千多元;去年栽培九千多笼,收入两万六千多元,人均收入四十六元。去年全县共采收加工干花五万多斤,运销贵阳、广州等地,收入二十多万元。生活在石灰岩山区的农民找到了这条生财之道以后,对治穷致富充满了信心。
起步与发展
黔西北、西南贫困山区一批初步脱贫的典型,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准起步产业。商品生产开始起步以后,还必须注意随时按照市场供求变化,不断调整生产活动,努力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才能使贫困山区的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纳雍县的实践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这个县龙场区一带蕴藏着数十亿立方米墨精玉优质大理石。过去,农民没有商品生产观念,把宝不当宝,盖房、围厕所、搭鸡棚用的大都是大理石。1984年以后,他们才着手发展大理石商品生产,当年就往北京、广州、深圳等地销售大理石板材十多万平方米。推销员们边推销,边留心市场变化,察觉粗加工产品不仅销路有限,而且经济效益低,受消费者欢迎的是精加工产品。于是,他们立即传回信息,县里很快把主要精力转向精加工。他们起用民间绘画、雕刻等艺人,组织艺术攻关,加工出桌面、茶几面、压字条、砚台、台灯、图章、鱼缸和花钵等各种精致产品,不仅内销,而且大胆地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在去年9月贵州省举行的有美国、意大利、新加坡、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商人参加的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上,他们生产的桌面、茶几面以及一件件小巧玲珑的生活用品兼装饰品,引起了外商、港商的兴趣。短短一年多时间,这个县的大理石生产收入就突破了一千万元。(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