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廊坊地区百分之九十三的乡镇办起农民技校 培养大批发展商品经济的“领头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04
第3版()
专栏:

  廊坊地区百分之九十三的乡镇办起农民技校
  培养大批发展商品经济的“领头雁”
据新华社石家庄二月二日电(记者谢石言、包永辉)为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河北省廊坊地区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到目前,这个地区百分之九十三的乡镇和百分之四十四的村办起了农民技校,培养出一大批发展商品经济的“领头雁”。
廊坊地区地处京津之间。地委和行署感到,要使“京津走廊”的优势得到发挥,变成城郊型经济,使农民变成发展农林牧副渔以及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行家里手,大力发展农民教育,是关键的一步。
为了解决办校无资金、缺教员的困难,他们采取“挤”、“兼”的办法,挤出钱来办教育,培训兼职教师解决师资力量不足。全区大部分县规定,凡是建起专用教室的乡镇农校,县里都给予一些补助资金。目前,这个地区已建立起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农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廊坊地区的农民教育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有的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兴办各类农民职业技术学校。如香河县确定沙发、建筑、笤帚为振兴本县经济的三大支柱。根据这些行业的需要,县农业技术学校,从农民中招收学员,搞油漆、木工、水暖、钢筋、瓦工等培训,学制半年。去年,这个学校毕业的一百三十名学员,大都被分配到县建筑公司,成为这一行业的“能人”。
有些乡镇企业根据发展需要,自办职业技术学校。一些有胆有识的农民企业家,已不满足于先上岗,后培训的老一套培训工人的方法,而是办厂先办校,开工先育人。霸县王庄子乡靳家堡村一九八四年五月在筹建村仿古瓷厂的时候,先办起彩绘、填空、烘烤三个专业培训班,从江西景德镇聘请三位技术人员当教师。学员先学习两个月的专业基础知识,而后根据考核成绩择优录用了二十四名学员。去年这个厂投产后,这些学员先从事低档产品的生产,然后再进业余培训班,继续学习。仅一年的时间,这个厂的第一批工人就成为熟练工。他们生产的仿古瓷达三十多个品种,在归天津外贸出口的同行业十一个厂家中,他们的产品力挫群芳,一万多套仿古瓷产品被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一抢而空。
在廊坊地区,开办一项培训,带起一项产业的事并不新鲜。去年大厂回族自治县许多乡镇农校新增了服装剪裁、缝纫、烹饪、司机等训练班,仅中学毕业生通过培训搞起第三产业的就有近千人。
目前,这个地区在乡的三十八万初高中毕业生,已有十五万人接受了技术培训。许多受过技术培训的农民说,参加一项培训,就等于拿回一把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如今这些手执“金钥匙”的人,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领头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