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一丝不苟——科学家的座右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06
第5版()
专栏:

  一丝不苟——科学家的座右铭
  赵化南
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有一个座右铭:一丝不苟。这位科学家确实是这么做的。他一生留下了约九百万字的日记,从1936年1月1日起,到1974年2月6日即他逝世的前一天止,坚持天天写日记。这些日记不但使他撰写了许多科学论文,而且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反映出我国以至世界几十年来的气候演变过程,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科学研究需要极端严格、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稍微马虎一点,就会失去发明创造的机会。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总是异常细心。德国化学家罗伯特·本生在一次实验中,一只嗡嗡叫的苍蝇贪婪地吮吸了晾晒在滤纸上的沉淀物——铍。这位严肃的科学家急了,不顾一切地呼喊,追打这只苍蝇,直到将其打死,他才松了一口气。然后他将苍蝇放入白金钳锅内,经过焚化、蒸发、称重,确定了被这只苍蝇吮吸去的沉淀物折合成氧化铍是一点零一毫克。罗伯特·本生在沉淀物中加上了这个重量,从而得出了化学元素铍的精确原子量。从1895年起,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致力于磷光现象的研究。受伦琴发明X射线的启发,他想:是否磷光物质也可能产生类似X射线的辐射?他精心设计了研究方案,用一张黑纸包好一张感光底片,在底片上放置两块铀盐和钾盐的混合物,在其中一块和底片之间放了一枚银元,然后把这些东西在阳光下放置几小时。向来严谨细心的贝克勒尔意外地发现:密封的底片上出现了明显的感光现象。他肯定,这是一种新的辐射,它和X射线完全不同。经过几个月的研究,终于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性。由于这一发现,他和居里夫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奖金。据说,在这之前,曾有人看到过这种现象,但他粗心大意,没有进一步研究。
贵在有恒。一时严肃认真,比较容易做到,一辈子一丝不苟就比较困难。有些著名的科学家由于一时的疏忽,失去了重大发现的机会。别人在他们疏忽的地方大做文章,结果取得了意外的收获。例如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在勤劳的一生中,也有过一些重大的失误。1883年,他在制做电灯泡时,曾选用炭化丝棉作灯丝,结果在抽去空气的灯泡里通电不久就被烧断了,留下一层黑色的沉积物。这是怎么回事?爱迪生有些纳闷。于是他在靠近灯丝的地方封入一个金属片,想试试这样能否延长灯丝寿命。但灯丝的寿命没有延长,却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当电灯发光时,如果在金属片和灯丝之间串一块电流表,电流表的指针自己稍微偏转;如果给金属片加上正电压,电流表的读数会增大很多。对这种现象爱迪生没有深究,只是怀疑是金属片和灯丝之间漏电了。然而这件事却引起了英国物理学家约翰·汤姆逊的注意。他想到爱迪生试验灯泡里的“漏电”,会不会和真空容器里的辉光是同一种原因?他发现“阴极射线”在磁场不会发生偏转,于是把爱迪生实验中封入的那种金属片加上正电压,还在金属片中挖了一个小洞,在这小洞的后方得到了一束射线,这束射线也能在磁场中偏转,许多性质都和“阴极射线”一样。经过进一步研究,他认定:它们都是从物质中发射出来的带有负电的微粒,并测出它的质量大约是氢原子的一千八百四十分之一。原来爱迪生无法解释的现象,却是由于炭化棉丝发射了这种带负电的微粒造成的,这种带负电的微粒就是电子。爱迪生的疏忽使自己失却了发现电子的机会;汤姆逊则由于这一发现,获得了19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科学研究需要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作风,这是由科学研究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科学研究是向未知世界的探索,容不得丝毫的马虎和粗枝大叶。歌德说:“在研究自然时,我们所要探求的是无限的、永恒的真理,一个人如果在观察和处理题材时不抱着老实认真的态度,他就会被真理抛弃掉。”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曾说:“技术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现代科学的发展,对科学工作者“严、细”作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严、细”作风的竞赛。科学上的重大发现总是属于那些具有严谨态度、一丝不苟的人们。刚刚迈进科学门槛的青年,从一开始就要养成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的作风,在任何时候,都要要求自己做到:认真,认真,再认真!细心,细心,再细心!
(本文摘自青海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科学家修养漫话》一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