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06
第5版()
专栏:

  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
  黄渭铭
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
在这方面,古人早有认识,两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中说:“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南宋的陈言根据“千般灾难,不越三条”的理论编著了《三因极病证方一论》一书。他把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疾病,如伤寒、中暑、风湿、瘟疫以及时气等归结为外因病;把“风、寒、暑、温、燥、火”作为外感病的六大因素,认为这些疾病的发生与气候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近几十年来,各国科学家对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到了本世纪五十年代已发展成为一门崭新的学科——医疗气象学。医疗气象学主要是研究天气和气候对人体健康作用的规律,如何避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气象条件,进而研究创造和利用人工气象来增强人的体质和防治疾病。
通过医疗气象学的研究已经发现,77%的心肌梗塞患者、54%的冠心病患者对气候变化的感受性升高。在高压形势控制下的气候条件里,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率最高。因为寒冷刺激会使人体血管收缩,周围阻力增加,动脉平均压增高,而患者由于冠状动脉比较狭窄,故易引起心肌缺氧现象加重。
患有肺气肿或气管炎的病人,因为寒冷的刺激降低了呼吸道的抵抗力,加之全身受凉,呼吸道局部温度也随之降低,导致毛细血管收缩,血液流量减少。另外,寒冷会使粘膜上皮的纤毛活动减慢,使气管排出进入呼吸道的细菌的功能减弱。如果这时病毒或细菌入侵,或者原来就已寄生在呼吸道中的病毒或细菌就会乘虚而入,于是支气管炎就复发了。
俗话说:“关节酸痛,不雨必风”,是有科学道理的。人体各个关节对气候的变化,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这种适应能力会由于年龄的增长和体质的下降而降低。患有关节炎、风湿痛的病人,由于关节的机能已遭破坏,所以每到气候变化时,不是感到关节酸痛,就是疲乏无力。
研究表明,诱发关节痛是由于气象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气压和湿度的变化,如果气压低、湿度大,则多数患者症状恶化。在不良气象因素影响下,会导致患者炎症性关节组织功能紊乱,使疼痛和关节肿胀加重。有人从显微镜中发现,当关节痛发作时,毛细血管存在淤血和血流不平均的现象。这种发现与祖国医学不通则痛的论点是完全一致的。
感冒虽然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发病较多的季节是每年的秋末至第二年的春天。在这期间,又以每次寒潮袭来时发病率最高。由于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突然大幅度降温,加上人们没有思想准备,不注意保暖,机体就容易着凉,引起感冒。在冬季,由于气候比较干燥,鼻粘膜容易发生细小的皱裂,病毒就有可乘之机。气温下降时,鼻腔局部温度可降低到三十二摄氏度左右,而这个温度又很适合病毒繁殖生长,再加上着凉后鼻腔局部血管收缩,导致鼻腔内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减少,这都给病毒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
要减少或避免气候变化对健康的不良影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注意天气预报,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保暖。对于患有心肌梗塞、肺气肿、气管炎等疾病的人来说,还要及时采取药物或其他措施。但最为积极而有效的办法,是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和改善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