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莫忘穷“角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08
第2版()
专栏:

  莫忘穷“角落”
  本报评论员
穷“角落”,相对来说,哪里都有。大至全国,有数千万人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各省各地区,也有比较贫困的县。堪称“首富”的无锡县,不是还有数千人年平均收入不足三百元的较困难户么?其中有些就在著名的“亿元乡”、“千万元村”里。看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到处存在的。
我们国家大,条件好的地区先富一步,基础差的地方暂时落后一点,不足为奇;同一地区,由于劳力、技能、家底等条件不同,农户之间收入有差别,也是情理中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没有正确对待事物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人为地要把所有地区、所有人家的经济收入拉平,幻想以此达到共同富裕,结果是谁也富不起来,贻误了发展经济的宝贵时机。
近几年,各地贯彻中央提出的允许部分地区、部分人率先勤劳致富的政策,许多能人脱颖而出,促使经济蓬勃发展,令人振奋。在承认差别,允许、支持、保护率先勤劳致富农民的同时,切莫忘记那些大大小小的贫困“角落”。如果贫困地区、贫困户长期贫困下去,那是领导者和领导部门的严重失职。
穷“角落”容易被人忽略。人们到“亿元乡”去,多是看到富裕户,很少有人去看那些较贫困户。有些山区县里不通公路的乡村,县领导干部也难得去。这种状况应当改变。贫困“角落”存在着较多的“困难”,更需要有关领导的关心、帮助。穷“角落”里的群众,对有些心中只有富裕区、腿脚只进富户门的同志有意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无锡县的同志没被“亿元乡”遮住眼睛,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帮助困难户赶上来,取得显著成效。这种精神值得提倡。不管是贫困地区还是富裕地区,如果大家都不忘记穷“角落”,多关心穷“角落”,从资金、物资、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给以实实在在的帮助,何愁穷“角落”的面貌不改变,共同富裕的目标不能逐步实现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