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专业协作胜过“小而全” 长沙汽车发动机总厂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08
第2版()
专栏:

  专业协作胜过“小而全”
  长沙汽车发动机总厂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本报讯 记者吴兴华报道:湖南省长沙汽车发动机总厂改变“小而全”的做法,走专业化协作的道路,提高了经济效益。
有一千二百多名职工的长沙汽车发动机总厂,1983年研制出新产品C S 492—1A型发动机,被评为部优产品,市场需求量急剧增加,该厂计划年产两万台。当时该厂年生产能力是五千台,如果照过去“小而全”的做法,需要资金二千万元,花上三年多时间。他们经过全面的市场调查和研究国内外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决定另辟新途,走专业化协作的道路。该厂先后与省内外二十六个国营和乡镇企业组成发动机生产联合体,并以联合体为核心,建立了有十九个省、市的一百一十九家企业参加的协作配套网络。该厂只保留汽车发动机六大主件的生产和发动机的总装,发动机所需零部件的84%都由协作厂家按照质量标准生产。这样,只用了一千四百一十万元,两年时间就把年生产能力扩大到二万台。
1985年该厂总产值达到三千八百九十六万元,实现利润一千五百万元,上缴税利六百五十四万元,都比实行专业化协作前的1983年增长六倍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