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科技改革促使科技人员大显才能 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实行有偿合同制见成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2-08
第3版()
专栏:

  科技改革促使科技人员大显才能
  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实行有偿合同制见成效
本报讯 记者黄文福报道:重庆市最早实行改事业费开支为有偿合同制的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经一年半试点,牵住课题承包责任制这个“牛鼻子”,科技人员各显其能,促进了多出科技成果和科技成果商品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83年,国家给这个科研所的各种拨款近一百二十万元;1984年,这个所通过有偿合同取得的科研费和咨询收入已大大超过上一年的国家拨款,达一百六十八万多元。1983年,是这个所改革以前承接科研项目最多的一年,各种科研项目有二十四个;去年和前年,这个所承接科研项目分别为三十一个和三十八个,有十六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国家和交通部奖励,仅去年一举有五个项目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成为全国重大科技成果评定中一次获奖最多的单位之一。这些科技成果,在桥梁、翻胎、车辆、路面等方面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有的达到和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
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是交通部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所,承担着开发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两方面任务。所里把课题组定为完成各项科研任务的基本承包单位,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并向课题组长下放了多项权利:在所批准的计划指导下的开题权,自己物色课题组成员的组合权及招聘权,课题预算范围内的经费支配权和课题组所得各种奖金的分配权,对课题组工作的指挥权。所里还把个人经济收入和完成任务的情况挂起钩来,制订了多种形式的奖惩条例。所里的科研管理、技术保障和行政后勤部门也先后制订了岗位责任制,与所长签订了优质服务、管理合同。
这一改革,使承包任务与经费来源明确,责任落实到人,而且与经济收益挂钩,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些长期不参加课题研究、不出成果的人也坐不住了。桥梁研究室多年来只承接过一项部里的重点科研项目,去年和前年共承接了五项。一些科技人员同时参加两三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做到人尽其才。
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对外实行有偿合同制,挖掘科技人才和试验设备的潜力,面向社会和经济建设,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由单纯研究型向科研经营型发展。所里成立了咨询公司和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去年和前年共承接咨询项目一百六十五项。这个所还和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局等单位分别成立了六个科技开发联合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